肌腱炎的判断需综合多方面,症状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体征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不同人群检查需注意相关事项;要结合近期过度使用、外伤史、基础疾病等病史,综合多方面因素才能准确判断,怀疑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全面评估诊断。
一、症状表现方面
肌腱炎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疼痛通常在活动受累肌腱时加重,比如腱鞘炎患者手指活动时会感到疼痛加剧;局部还可能出现肿胀,炎症反应会使肌腱周围组织肿胀,可通过触摸感知到局部组织隆起;有的患者会有压痛,用手指按压肌腱所在部位时能明显感觉到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炎症影响,相应关节或部位的活动范围变小,像跟腱炎患者可能走路时会有明显不适,影响正常步态。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肌腱炎相对少见,但若有运动损伤等情况也可能出现上述类似表现;女性在从事某些需要手部精细动作较多的工作时,如长时间打字等,容易出现手部肌腱炎;有长期重复性运动、外伤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发生肌腱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体征检查方面
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比如观察肌腱部位的外观,看是否有红肿等情况;进行特殊的试验检查,像对于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属于肌腱炎的一种)会进行密耳氏试验,即患者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被动屈曲,若引起肱骨外上髁疼痛则为阳性;对于跟腱炎会检查跟腱部位的压痛、肿胀等情况。影像学检查也是辅助判断的重要手段,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肌腱的结构,看是否有肌腱增厚、水肿等情况;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精确地评估肌腱的损伤程度,包括肌腱是否有撕裂、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等。不同年龄人群在影像学检查时需考虑年龄因素对检查的影响,比如儿童进行MRI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女性在检查时若处于特殊生理时期一般不影响常规检查,但需告知医生情况;有金属植入物等特殊病史的人群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提前告知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三、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要结合个人的病史来判断,比如是否有近期过度使用某部位肌腱的情况,像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可能导致相应部位肌腱过度使用而引发肌腱炎;是否有外伤史,如曾经有过肌腱部位的扭伤等情况;是否有基础疾病,像前面提到的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增加肌腱炎的发生风险。综合症状表现、体征检查以及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是不是患有肌腱炎。如果怀疑自己有肌腱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