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常见原因有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其因多种原因致ADH分泌或作用异常,恶性肿瘤等是常见病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因甲状腺激素少致肾脏自由水清除率下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因醛固酮和皮质醇分泌减少;精神性烦渴,因精神因素过度饮水超过肾脏稀释能力;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影响肾脏水盐代谢,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受影响,长期用药等人群风险高
1.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机制:多种原因可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引起低钠血症,但总体体液容量正常。常见的病因包括恶性肿瘤(如肺癌、胰腺癌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膜炎等)、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例如,小细胞肺癌细胞可异位分泌ADH,导致水潴留和低钠血症。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SIADH相关的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但儿童相对少见。儿童若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时也可能出现ADH分泌异常。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恶性肿瘤病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史或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SIADH。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身体状态改变,也可能增加SIADH的发生风险。
2.甲状腺功能减退
机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肾脏自由水清除率下降,引起水潴留和低钠血症。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肾脏对水的调节机制,使得水排泄减少。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中老年人群相对多见。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低钠血症相对少见,但也有报道。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接受过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的人群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而出现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机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醛固酮和皮质醇分泌减少。醛固酮缺乏会导致钠重吸收减少,皮质醇缺乏会影响水的代谢,从而引起低钠血症,且体液容量维持正常。例如,Addison病是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常见类型,由于肾上腺皮质受损,导致上述激素分泌不足。
年龄因素:各年龄均可发病,成人和儿童均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相关的低钠血症。儿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能由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疾病引起。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肾上腺损伤病史、肾上腺手术史或感染史的人群易患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进而出现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
4.精神性烦渴
机制:患者因精神因素过度饮水,超过了肾脏的稀释能力,导致水潴留和低钠血症,但总体体液容量正常。例如,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存在过度饮水的情况。
年龄因素:各年龄均可发生,青少年和成年人群中相对常见。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精神心理疾病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精神性烦渴相关的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群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5.药物因素
机制:某些药物可影响肾脏的水盐代谢,导致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例如,噻嗪类利尿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干扰肾脏对钠的重吸收,或者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可能影响ADH的分泌或作用,从而引起低钠血症。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药物使用而发生,但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使用某些可能影响水盐代谢的药物时,发生低钠血症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长期用药史、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史的人群更容易受到药物因素导致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同时,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相关药物时发生低钠血症的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