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脱垂是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等的异常情况,常见引发因素有胎位异常、胎头高浮、胎膜早破,临床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危害是致胎儿血氧供应受影响致窘迫等,孕妇发生胎膜早破需头低臀高位并尽快终止妊娠,高危孕妇需加强产检等防范。
一、定义阐释
脐带脱垂是指在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进而降至阴道内甚至显露于外阴部的异常情况。
二、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
1.常见引发因素
胎位异常:如臀先露、肩先露等胎位不正时,胎先露部无法与骨盆入口紧密衔接,致使胎膜早破后脐带易脱出。例如,臀先露时胎臀与骨盆入口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增加了脐带脱垂风险。
胎头高浮:孕妇骨盆狭窄、头盆不称等情况可导致胎头不能很好地衔接于骨盆入口,胎膜早破后脐带容易脱垂。
胎膜早破: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可能冲击脐带使其随之脱出。
三、临床分类
1.完全性脐带脱垂:脐带完全脱出宫颈口外,直接暴露于阴道或外阴部位。
2.不完全性脐带脱垂:脐带部分脱出宫颈口外,仅有部分脐带位于宫颈口外。
四、危害及应对要点
1.对胎儿的危害
脐带脱垂会造成脐带受压,影响胎儿血氧供应,可迅速导致胎儿窘迫,严重时可引发胎儿死亡。例如,脐带受压致血流阻断,胎儿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缺氧表现。
2.孕妇的应对措施
当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时,需立即采取头低臀高位,以减少脐带受压,并尽快安排终止妊娠,如进行剖宫产等手术方式来挽救胎儿生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危孕妇:存在胎位异常、骨盆狭窄、胎头高浮等高危因素的孕妇,需加强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胎位及胎膜情况,一旦出现胎膜早破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评估,采取相应防护及干预措施,降低脐带脱垂发生风险及减轻其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例如,这类孕妇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胎位及胎先露衔接情况,在孕期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胎膜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