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望诊是用视觉观察神、色、形、态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是询问疾病相关情况;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体质等人群在四诊表现上有差异。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以及身体局部、排出物等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例如观察面部色泽,若面色萎黄多与脾虚、气血不足相关;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淡白可能提示气血亏虚,舌苔厚腻常与湿邪困脾等有关;观察形态,如形体肥胖多痰湿,形体消瘦多阴虚等。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望诊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若出现囟门迟闭等可能与先天不足等有关;老年人面色晦暗可能与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不畅等有关。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望诊表现也有不同,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者可能面色憔悴等。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等声音,如语声低微多属虚证,呼吸气粗多属实热证等;嗅气味包括嗅病体的气味和病室的气味等,例如口气臭秽多与胃肠积热或口腔不洁等有关,病室有腐臭气多提示有溃烂疮疡等。不同性别在闻诊上可能无本质差异,但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声音和气味表现,比如儿童哭声响亮多属正常,老年人声音低怯可能与正气渐衰有关;长期吸烟人群呼吸可能带有烟味等。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例如问饮食情况,若患者多食易饥多属胃热炽盛,食欲不振多与脾胃虚弱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问诊重点不同,儿童问诊常需询问家长其喂养、生长发育等情况;老年人问诊需重点询问既往病史、慢性疾病情况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问诊也有不同,长期精神紧张者可能有情志相关的病症表现需询问相关情况。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是切按患者的脉搏,根据脉象来推断病情;按诊是通过触、摸、按、压患者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情况。例如通过脉诊辨别浮脉(主表证等)、沉脉(主里证等)等。不同年龄人群脉象有差异,儿童脉搏较成人快,小儿脉象较成人细软等;不同体质人群脉象也有不同,阳虚体质者脉象可能偏沉细等。按诊时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人群的反应和表现不同,比如儿童皮肤较娇嫩,按诊时需注意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