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可艾灸天突、膻中、肺俞、风门等穴位,各有相应作用,艾灸有操作要点,包括选艾条、艾灸距离和时间等,还有注意事项,如关注皮肤状态、小儿情绪、环境温度、个体差异及病情观察等,艾灸是辅助治疗,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一、小儿咳嗽可艾灸的穴位及作用
(一)天突穴
1.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2.作用:天突穴有宣通肺气、消痰止咳的功效。对于小儿因外感邪气、肺失宣降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刺激天突穴可以调节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气道通气状况,减轻咳嗽症状。
(二)膻中穴
1.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作用:膻中穴是气会之所,能理气宽胸、止咳平喘。小儿咳嗽时艾灸膻中穴,有助于调理气机,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咳嗽带来的呼吸不畅等问题。从中医理论角度,它能调节肺经气血,增强肺的功能。
(三)肺俞穴
1.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作用:肺俞穴是肺之背俞穴,艾灸肺俞穴可以调理肺气,宣肺解表,止咳化痰。它对于小儿肺脏相关的病症,如咳嗽等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通过艾灸刺激肺俞穴,能激发肺脏的正气,调节肺的气血运行,增强肺的防御功能,减轻咳嗽症状。
(四)风门穴
1.位置: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作用:风门穴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的作用。小儿咳嗽若因外感风邪侵袭肌表,内犯于肺引起,艾灸风门穴可以驱散风邪,使肺气通畅,从而缓解咳嗽。它能帮助小儿机体抵御外邪,恢复肺的正常宣发肃降功能。
二、艾灸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要点
1.艾条的选择:一般选用质地优良、燃烧稳定的艾条,如纯艾条等。对于小儿,艾条的火力不宜过强,可选择温和灸的方式。
2.艾灸距离:艾灸时,艾条与穴位皮肤的距离一般保持在2-3厘米左右,以小儿能感受到温热但不产生灼痛为宜。要根据小儿的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避免烫伤小儿娇嫩的皮肤。
3.艾灸时间:每个穴位艾灸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左右,总体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小儿不适。可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轻重等适当调整时间。
(二)注意事项
1.皮肤状态:在艾灸前要确保小儿艾灸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如果小儿皮肤有破损、溃疡等情况,不宜进行艾灸。
2.小儿情绪:要安抚小儿情绪,使其在艾灸过程中保持相对安静的状态,避免因小儿乱动而导致艾条接触皮肤造成烫伤。
3.环境温度:艾灸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小儿受凉。艾灸后要给小儿适当保暖,防止小儿在艾灸后机体抵抗力暂时下降而再次感受外邪。
4.个体差异:不同年龄的小儿对艾灸的耐受程度不同。年龄较小的小儿更要谨慎操作,密切观察小儿在艾灸过程中的反应。如果小儿出现哭闹不止、皮肤发红明显等不适情况,应立即停止艾灸。
5.病情观察:艾灸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于小儿咳嗽,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小儿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单纯依赖艾灸治疗而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