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相关检查包括血糖、血渗透压、血电解质、尿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检查等。血糖明显升高超33.3mmol/L等;血渗透压明显增高超320mOsm/L;血钠常明显升高,血钾总体丢失显著;尿常规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血气分析可有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检查可出现尿素氮、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一、血糖检查
指标及意义:血糖明显升高是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重要诊断依据,通常血糖会超过33.3mmol/L(600mg/dl),有时可高达111mmol/L(2000mg/dl)以上。高血糖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血糖的升高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显著高于正常范围。例如,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血糖调节能力减弱,更容易出现严重的高血糖情况。
二、血渗透压检查
指标及意义: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是诊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关键指标之一。有效血浆渗透压的计算公式为:有效血浆渗透压(mOsm/L)=2×(血钠+血钾)+血糖(均以mmol/L为单位),正常范围约为280-310mOsm/L,而患者血浆有效渗透压常超过320mOsm/L。高渗状态会使细胞内水分外移,导致细胞脱水,尤其是脑细胞脱水,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不同人群的渗透压变化可能受其基础健康状况影响,比如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其渗透压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高渗透压状态。
三、血电解质检查
钠、钾等指标及意义
血钠:血钠常明显升高,多在150mmol/L以上,但也有部分患者血钠正常或轻度升高。血钠升高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渗透性利尿,使水分丢失多于钠丢失,从而引起血液浓缩,血钠浓度升高。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对钠的调节能力下降,血钠升高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血钾:血钾水平可正常、降低或缺如,但总体钾丢失显著。在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时钾随尿大量排出,同时细胞内钾外移至细胞外液,在早期可能血钾浓度可正常或偏高,但随着病情进展,钾大量丢失后血钾会降低,但由于血液浓缩,血钾浓度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体内实际钾缺失量。不同性别患者由于生理差异,血钾变化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遵循钾丢失规律,但女性患者在特殊生理时期可能会影响钾代谢情况需综合考虑病史等因素。
四、尿常规检查
指标及意义: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尿糖强阳性是因为血糖升高导致尿糖排出增多,但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程度较轻,但不足以引起酮体大量生成,所以尿酮体多为阴性或弱阳性,但在病情严重时也可能出现尿酮体阳性情况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同生活方式患者,如长期高糖饮食者,其尿常规中尿糖阳性可能更为明显,但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五、血气分析
指标及意义:可了解患者酸碱平衡情况一般患者可有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pH值轻度降低,碳酸氢根降低等。血气变化与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有关高血糖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影响酸碱平衡。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其他影响呼吸功能病史的患者,血气变化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综合分析判断病情。
六、肾功能检查
指标及意义:可出现尿素氮、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导致肾脏灌注不足,长期高血糖状态还可能引起肾脏微血管病变等,导致肾功能损害。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肾功能异常可能更为突出,需要密切关注肾功能指标变化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