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会引发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和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不同人群低血糖症状有特点,自主神经兴奋常见出汗、饥饿、颤抖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有精神不集中等表现,儿童还会哭闹不安等,老年人症状不典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与自身血糖水平及降糖药物有关。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当低血糖进一步发展,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精神不集中、认知障碍,患者可能无法准确完成简单的计算或判断;继之可出现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区域功能受影响,影响了视觉和平衡功能;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嗜睡等,甚至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这是由于低血糖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比如,在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时更容易出现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因为老年人的脑功能储备相对较差,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更低。
不同人群低血糖症状的特点
儿童:儿童低血糖时除了可能出现与成人相似的出汗、颤抖、心慌等表现外,还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易激惹等。这是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对低血糖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幼儿低血糖时可能会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家长需要特别警惕。
老年人: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很多时候可能仅表现为精神状态的改变,如嗜睡、反应迟钝,而不太容易出现典型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有减退,所以症状表现不明显。因此,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糖尿病且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人群,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不典型的症状可能会被忽视,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可能与自身平时的血糖水平有关。如果患者平时血糖较高,突然出现低血糖,症状可能相对较明显;而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增加,症状可能不典型。另外,使用不同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表现也可能有差异,比如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出现相对较急,而使用某些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可能症状出现相对较缓,但都需要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