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乳糖不耐受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胀、腹痛、呕吐及生长发育受影响等,不同年龄婴儿症状有特点,母乳喂养婴儿需母亲调整饮食,配方奶喂养婴儿可换低/无乳糖配方奶,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要及时就医。
一、婴儿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是婴儿乳糖不耐受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乳糖酶缺乏,乳糖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产生气体,刺激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导致腹泻。粪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每天数次至十数次不等。例如,有研究表明,乳糖不耐受的婴儿腹泻发生率较高,且粪便性状具有上述特点。
2.腹胀: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会引起腹胀。婴儿可能会出现腹部膨隆的表现,自己可能会有不适的感觉,表现为频繁扭动身体等。
3.腹痛:部分婴儿可能会出现腹痛,表现为突然哭闹不安,尤其是在进食含有乳糖的食物后,腹痛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肠道内气体积聚以及肠道蠕动异常等因素刺激肠道神经引起的。
(二)其他伴随症状
1.呕吐:当婴儿乳糖不耐受时,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奶液,严重时可能会频繁呕吐。
2.生长发育受影响:长期乳糖不耐受会影响婴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蛋白质、脂肪等的吸收,进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增长也可能低于正常同龄婴儿。因为乳糖是婴儿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不能充分消化吸收乳糖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代谢。
二、不同年龄婴儿乳糖不耐受症状的特点
(一)新生儿期
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若存在乳糖不耐受,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出现症状,如出生后几天内就开始出现腹泻,粪便性状异常等。由于新生儿不会用语言表达,主要通过身体表现来体现不适,如哭闹、拒奶等。
(二)婴儿期(1岁以内)
1-12个月的婴儿乳糖不耐受症状相对较为典型,腹泻、腹胀等症状更为明显。这个阶段的婴儿饮食主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而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乳糖,所以一旦乳糖不耐受,症状会比较突出。例如,吃母乳的婴儿可能在吃母乳后不久就出现腹泻等症状,而吃配方奶的婴儿也会在摄入配方奶后出现相应的消化系统症状。
三、特殊人群(婴儿)乳糖不耐受的注意事项
(一)母乳喂养婴儿
母亲的饮食会影响母乳中乳糖的含量,若婴儿是母乳喂养且存在乳糖不耐受,母亲应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减少高乳糖食物的摄入,如牛奶、奶制品等。因为母亲摄入的高乳糖食物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加重婴儿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在调整母亲饮食后的症状变化,如腹泻是否减轻等。
(二)配方奶喂养婴儿
对于配方奶喂养的乳糖不耐受婴儿,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在更换配方奶时,要逐渐过渡,让婴儿的胃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避免突然更换导致婴儿胃肠道不适应加重症状。同时,要注意按照配方奶的冲调要求进行冲调,保证婴儿摄入合适浓度的奶液。
(三)就医方面
如果婴儿出现乳糖不耐受相关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精神萎靡、发热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如氢呼气试验等,来明确婴儿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