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象、血清学及相关自身抗体检查等,血常规显示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明显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骨髓象见有核细胞增生正常或轻度减低、红系增生极度减低等;血清学检查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明显升高、铁代谢指标一般正常;部分患者有自身免疫相关抗体阳性,这些检查从多方面综合判断疾病,对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检查时需考虑儿童生理特点确保准确安全。
一、血常规检查
1.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RBC)明显减少,血红蛋白(Hb)呈重度贫血表现,一般Hb可低于60g/L,且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这是因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主要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导致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而红细胞的形态基本正常。对于儿童来说,不同年龄正常Hb值有差异,如新生儿Hb为145-220g/L,1-4个月Hb为90-140g/L,4-6个月Hb为100-140g/L等,患儿明显低于相应年龄正常范围下限。
2.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通常低于0.5%,甚至可低于0.1%。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计数降低反映了骨髓红系造血功能明显受抑制,因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骨髓中红系前体细胞增生障碍,导致网织红细胞生成减少。
二、骨髓象检查
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情况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正常或轻度减低,其中红系增生极度减低,粒系、巨核系细胞比例相对增高。红系细胞中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等各阶段红系前体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乏,而粒系细胞如粒细胞、早幼粒细胞等比例相对增多,巨核系细胞数量和形态一般无明显异常。这是因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变主要局限在红系造血,其他系造血受影响较小。
2.红系细胞形态
红系细胞形态可出现成熟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但红系前体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且可见红系细胞成熟障碍,如晚幼红细胞比例降低等。由于红系造血受抑制,红系细胞不能正常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导致各阶段红系细胞数量异常。
三、血清学检查
1.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血清EPO水平明显升高。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EPO调节红细胞生成,当红细胞生成减少时,机体反馈性调节使EPO分泌增加。在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由于红系造血受抑制,红细胞生成减少,刺激肾脏分泌大量EPO,所以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一般可高于100U/L(不同检测方法有差异)。
2.其他血清指标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铁代谢指标一般正常。因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红细胞生成障碍,而非铁代谢异常,所以铁代谢相关指标通常无明显改变。但如果合并其他情况可能会有变化,不过在单纯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主要以红系造血受抑为特点。
四、相关自身抗体检查
1.抗核抗体(ANA)等自身免疫相关抗体
部分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相关抗体阳性,如部分患者ANA可呈阳性。这是因为部分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机体产生针对红系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破坏红系前体细胞,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有助于鉴别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例如,若ANA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紊乱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从血常规、骨髓象、血清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不同检查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对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儿科患者中,准确进行这些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与其他类似贫血疾病相鉴别。对于怀疑患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童,应规范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检查结果,为疾病的精准诊治提供依据。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骨髓增生情况与成人有差异等,确保检查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