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包炎多与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同时存在,病因主要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症状有与呼吸运动相关的尖锐性胸痛、伴发热关节痛等全身表现,体征有心包摩擦音等,诊断靠病史症状评估、实验室及炎症指标异常、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包括抗风湿及对症支持,儿童、孕妇、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风湿性心包炎是风湿热累及心包的炎症性病变,多与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同时存在。其病因主要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与人体心包等组织存在交叉抗原性,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炎症。
二、临床表现
1.症状: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尖锐性,与呼吸运动相关,卧位时加重,前倾坐位时减轻;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关节痛等风湿热的全身表现。
2.体征:心包摩擦音是风湿性心包炎较典型的体征,呈搔抓样,多位于心前区,收缩期与舒张期均可闻及。若出现心包积液,可表现为心界扩大、心音遥远等。
三、诊断方法
1.病史与症状评估: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链球菌感染史、近期是否出现发热、关节痛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常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
3.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等改变。
超声心动图:能发现心包积液的有无及量的多少,还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四、治疗原则
1.抗风湿治疗:常用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等,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
2.对症支持:若存在心包积液且有压迫症状,可能需进行心包穿刺引流等操作缓解症状;同时需注意休息,改善一般状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需谨慎选择抗风湿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2.孕妇患者:治疗时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与疾病本身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充分评估利弊后进行个体化治疗。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