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易发病,成年人也可因自身免疫力下降等感染。全身有发热、消瘦、乏力等症状;局部早期有髋部隐痛,可放射至膝关节,晚期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肌肉萎缩,晚期还可能出现肿胀。
一、病因
髋关节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分枝杆菌通常先在肺部等其他部位引起原发感染,然后通过血行播散到达髋关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通过血行感染发病;而成年人也可能因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感染发病。此外,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二、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部分患者可伴有夜间盗汗,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儿童患者可能发热症状相对更明显,且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烦躁等。
2.消瘦、乏力:由于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身体消瘦,同时伴有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成年人可能会感觉日常活动后容易疲惫,儿童则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二)局部症状
1.疼痛
早期疼痛:最初多为轻度的髋部隐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这是因为髋关节的神经与膝关节的神经有一定的关联,容易出现牵涉痛。儿童患者往往不能准确表达疼痛部位,可能会表现为对患侧下肢的抗拒,不愿行走或站立。
晚期疼痛: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跛行。
2.关节功能障碍
活动受限:髋关节结核会导致关节周围肌肉痉挛,逐渐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屈曲、外展、外旋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髋关节屈曲畸形逐渐明显,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下肢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双下肢不等长等情况。
肌肉萎缩:由于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患侧下肢长期不活动,会出现肌肉萎缩,尤其是股四头肌等肌肉萎缩较为明显,导致下肢力量减弱。
3.局部肿胀: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髋关节周围肿胀,皮肤温度可能会轻度升高,这是因为结核病变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炎性渗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