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常见呼吸困难等,需结合不同产妇情况判断;实验室检查有凝血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改变,不同年龄段产妇表现有差异;特殊检查包括胸片、心脏超声、腔静脉或右心血液检查等,有相应表现但非特异;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综合诊断,需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
实验室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等,提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凝血功能基础不同,如老年产妇本身可能存在凝血功能生理性减退,发生羊水栓塞时凝血功能异常表现可能更易被察觉;而年轻产妇若出现凝血功能指标异常,需重点考虑羊水栓塞等病理情况。
动脉血气分析:可发现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等改变。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能明确产妇的氧合状况和酸碱平衡情况,对于判断羊水栓塞导致的呼吸循环障碍程度有重要意义。
特殊检查
胸片或胸部CT:可能出现双肺弥漫性点片状浸润影、肺门周围浸润等表现,但这些表现并非特异性,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不同性别产妇在进行胸片或胸部CT检查时,操作注意事项相同,但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产妇,其影像学表现可能与羊水栓塞的表现相互干扰。
心脏超声:可观察到右心扩大、右心室运动功能减退等情况,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状态。不同年龄产妇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基础不同,心脏超声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查参数等,以更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羊水栓塞相关的心脏改变。
腔静脉或右心血液检查:若发现羊水中的有形成分,如毳毛、角化上皮等,对诊断羊水栓塞有重要价值。但该检查有一定创伤性,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等综合进行诊断。当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短时间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异常等实验室检查改变,以及影像学或血液有形成分检查提示相关表现时,可临床诊断羊水栓塞。但需注意与其他类似疾病如肺血栓栓塞症、空气栓塞等进行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区分,例如肺血栓栓塞症多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等,可通过进一步的D-二聚体等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