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具有解剖结构、症状、体征等方面特点,解剖结构上脱位破坏正常对合关系,儿童有骨骺损伤可能;症状有疼痛、畸形(肘后三角改变、弹性固定半屈曲位)、功能障碍;体征有肿胀、压痛及可能合并神经血管损伤,不同年龄人群因自身特点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
一、解剖结构相关特点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与尺骨、桡骨近端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有副韧带加强。脱位时这些解剖结构的正常对合关系被破坏是其基础特点之一,不同年龄人群由于骨骼发育程度不同,脱位时对解剖结构的影响程度可能有差异,儿童骨骺未完全骨化,脱位可能伴发骨骺损伤等特殊情况。
二、症状特点
1.疼痛:受伤后肘关节处立即出现剧烈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各年龄段患者均会有明显疼痛表现,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受限但会通过哭闹等方式提示疼痛不适。
2.畸形:典型表现为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屈曲位,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正常肘后三角是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在伸肘时呈一直线,屈肘时形成等腰三角形,脱位时此三角关系遭到破坏。不同年龄人群畸形表现可能因肌肉力量等因素有一定差异,比如儿童肌肉力量相对较弱,畸形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可通过三角关系判断。
3.功能障碍:肘关节丧失正常活动功能,不能正常屈伸、旋转等,各年龄段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及肢体活动,儿童可能因脱位导致上肢活动明显受限,影响其抓握、取物等日常行为。
三、体征特点
1.肿胀:受伤部位迅速出现肿胀,因关节内出血及周围组织损伤导致,肿胀程度随时间推移可能加重,不同年龄患者肿胀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儿童皮肤较薄,肿胀可能更易观察。
2.压痛:肘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痛,包括肱骨远端、尺骨、桡骨等部位,压痛部位与脱位相关结构损伤部位一致,不同年龄患者对压痛的感知和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对压痛的反应可能通过哭闹、躲避等体现。
3.神经血管检查异常:严重脱位可能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比如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损伤,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运动障碍,以及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神经血管损伤后的表现因生理差异有不同,儿童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损伤后表现可能更隐匿或有其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