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腰部受伤、定期体检可预防腰部疾病,如站立、坐姿、睡眠有正确姿势要求;通过小燕飞等锻炼腰部肌肉;控制体重在合适范围;搬运重物等注意避免腰部受伤;定期进行腰部体检早期发现问题。
一、保持正确姿势
1.站立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臀部微收,腰背部挺直,尽量让身体的重心落在双脚之间,避免长时间弯腰或单腿站立,对于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可适当交替变换双脚的位置,减轻腰部压力。比如教师、售货员等职业人群,需注意站立时的姿势调整。
2.坐姿:选择有靠背的椅子,保持膝关节与髋关节呈90度左右,腰部靠紧椅背,使腰部得到良好支撑,避免瘫坐,尽量缩短连续坐着的时间,一般每隔30-40分钟应起身活动一下腰部,如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动作。对于办公族来说,正确的坐姿尤为重要,可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
3.睡眠姿势:仰卧位时,可在膝关节下方垫一个薄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减轻腰部肌肉的紧张度;侧卧位时,应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可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薄枕,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孕妇睡眠时可采用左侧卧位为主,同时使用孕妇枕来保持舒适的睡姿。
二、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1.小燕飞: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部、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5组。这种锻炼方式适合大多数人群,但对于腰部疼痛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2.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做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做3-5组。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可适当减少动作幅度和次数。
3.平板支撑:双肘和双脚着地,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腹部肌肉收紧,坚持的时间从短到长逐渐增加,开始时可坚持30秒左右,逐渐延长至1-2分钟,每组可做3-5次,每天进行2-3组。平板支撑对核心肌群的锻炼效果较好,但肩部或肘部有损伤的人群需避免进行。
三、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会增加腰部的负担,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病的发生。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范围内。饮食上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运动方面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肥胖的人群,减轻体重能显著降低腰部的压力,降低患病风险。
四、避免腰部受伤
1.搬运重物:搬运重物时应蹲下,用腿部力量站起,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搬重物,防止腰部突然受力而受伤。例如搬运家具等重物时,要多人协作,采用正确的搬运姿势。
2.腰部防护:在进行剧烈运动或从事腰部易受伤的工作时,应佩戴腰部防护用具,如腰带等,为腰部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或比赛时,可佩戴合适的腰部护具;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或进行重体力劳动时,也需做好腰部防护。
3.避免腰部受寒:寒冷刺激会引起腰部肌肉痉挛,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风险。要注意腰部的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空调房间中,可适时添加衣物,使用保暖护腰等。老年人对寒冷刺激更为敏感,更应注意腰部保暖。
五、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腰部相关的体检,如腰椎X线、CT或MRI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腰部的潜在问题,如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间隙狭窄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有腰部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加强体检的频率,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腰部相关检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将腰部体检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