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患者心电图有不同阶段表现,早期广泛导联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随后ST段回落等电位线伴T波低平倒置,晚期T波可能恢复或进入慢性阶段,儿童与成人有差异,老年可能不典型,特殊生活方式者有叠加改变但核心特征存在。
早期(ST段抬高阶段):多数患者会出现广泛导联的ST段呈弓背向下型抬高,这是急性心包炎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一般以除aVR和V1导联以外的其他导联为主,ST段抬高的幅度通常在0.1-0.5mV左右,这种ST段改变是由于心包脏层和壁层炎症导致心肌损伤及心包下心肌的损伤电流引起。例如,研究发现约90%以上的急性心包炎患者在发病早期会出现ST段的这种改变。
随后阶段(ST段回落到等电位线,T波改变阶段):随着病情进展,ST段会逐渐回落到等电位线,之后会出现T波低平、倒置。T波倒置的深度和范围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一般是从导联的尖端开始倒置,逐渐向基底部发展,T波倒置的程度可能从轻度到中度不等。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心肌复极过程,导致心肌复极异常。
晚期(T波恢复阶段):如果病情恢复良好,T波有可能逐渐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有轻度的T波改变。不过,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进入慢性心包炎阶段,心电图表现又会有不同的特点,但这相对较少见。
对于儿童急性心包炎患者,心电图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儿童心肌、心包等组织的生理特点,可能在ST段抬高的幅度、T波改变的程度等方面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的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演变等特征还是存在的。在老年急性心包炎患者中,心电图表现可能会不典型,ST段抬高的幅度可能相对较小,T波改变也可能不如中青年患者典型,这与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心脏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另外,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急性心包炎患者,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其心电图表现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有相应的叠加改变,但核心的急性心包炎心电图特征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