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有一般表现如低血压、心动过速;有组织灌注不足相关表现,包括皮肤苍白、湿冷,神经系统神志改变、尿量减少;还有其他相关表现,如呼吸困难、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不同人群各表现有特点。
一、一般表现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幅度超过30mmHg,且持续一定时间。这是心源性休克重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指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障碍,心输出量锐减,导致外周循环灌注不足,血压下降。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常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
心动过速:心率通常会增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试图通过加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但这种代偿往往是有限的。心率增快可使心肌耗氧量进一步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形成恶性循环。在儿童中,心源性休克时心率增快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弱,代偿能力有限。
二、组织灌注不足相关表现
皮肤表现
苍白:由于外周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患者皮肤会呈现苍白或灰白色。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可能更为突出,因为老年人外周血管弹性较差,调节功能相对较弱。
湿冷:皮肤湿冷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加,同时组织灌注不足导致代谢产物堆积,刺激汗腺。例如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皮肤往往湿冷,触摸有凉意。在儿童心源性休克时,皮肤湿冷可能提示休克程度较重,因为儿童皮肤薄,更容易感知血流变化。
神经系统表现
神志改变:早期可出现烦躁不安,这是因为脑灌注不足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神志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心源性休克时脑灌注不足更容易导致神志改变,且恢复相对困难。儿童心源性休克出现神志改变时,往往提示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尿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成人尿量每小时少于30ml,儿童尿量减少程度根据年龄不同有相应标准。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时,肾脏灌注不良,尿量明显减少,若不及时纠正,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三、其他相关表现
呼吸困难:患者常出现呼吸急促,这是由于心功能衰竭导致肺淤血、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在原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呼吸困难会更为严重。老年人呼吸功能本身有所下降,心源性休克时呼吸困难可能会加重其呼吸衰竭的风险。儿童心源性休克出现呼吸困难时,要注意与儿童自身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同时积极改善心功能以缓解呼吸困难。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严重的心源性休克可导致机体缺氧,无氧代谢增强,乳酸堆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表现为呼吸深快,面色潮红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可能临床表现相对不典型,而儿童对酸中毒的代偿能力也有限,需要密切监测血气分析等指标来及时发现和处理代谢性酸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