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呕血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之一。当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且出血量较大、速度较快时,血液会经胃呕吐而出。呕出的血液颜色因出血量和速度而异,可为鲜红色、暗红色或咖啡色。鲜红色血液提示出血较急、量较大;咖啡色血液则表示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胃酸作用后变色。
2.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在肠道内经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呈现黑色、发亮,外观似柏油,称为黑便。黑便的出现通常提示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但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小量出血也可能导致黑便。一般出血量在50-100毫升以上时可出现黑便。
3.贫血
长期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或大量急性出血,会导致机体失血过多,引起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严重贫血时,还可能出现晕厥、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4.发热
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24小时内可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发热的原因可能与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以及血液在肠道内被分解吸收等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