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早期有多种表现,心力衰竭相关表现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乏力,其他系统表现有下肢或全身水肿等;体征有心界扩大、心率异常等,脉搏减弱、血压偏低等;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可致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及喂养困难,老年易被基础病掩盖且病情进展快,女性妊娠时症状易加重,需及时就医诊断。
一、症状表现
(一)心力衰竭相关表现
1.呼吸困难
早期可能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气促,这是因为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机体在活动时需要更多氧气,而心脏无法满足,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例如,患者在快走、爬楼梯等轻度活动后就会感觉呼吸急促,休息后可逐渐缓解。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大口喘气,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肺淤血加重所致。
2.乏力
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乏力症状。比如,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日常活动,现在会感觉力不从心,需要更多休息。
(二)其他系统表现
1.水肿
早期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多在下午或傍晚较为明显,休息一夜后可减轻。这是由于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例如,患者的脚踝、小腿等部位会出现凹陷性水肿,用手指按压后会留下一个小坑,一段时间后才恢复。
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全身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胸腔积液会导致胸闷、气短加重,腹腔积液会引起腹胀等不适。
二、体征表现
(一)心脏体征
1.心脏扩大
听诊时可发现心界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心脏各腔室的大小,显示心脏明显扩大。这是因为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导致心脏逐渐扩大。
2.心率异常
可能出现心率增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但长期心率增快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听诊时可发现心律不齐。
(二)其他体征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外周循环灌注不足,可能会出现脉搏减弱、血压偏低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早期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心脏功能异常影响了全身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同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情况,喂养困难表现为吃奶时费力、易呛奶等,这是由于呼吸困难导致吃奶时无法正常呼吸协调。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早期可能更容易被忽视症状,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基础疾病引起。而且老年患者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需要更加密切观察。
(三)女性患者
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身体负担加重,可能会使扩张型心肌病早期症状加重。例如,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更明显。
扩张型心肌病早期表现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和体征,不同人群有其各自特点,一旦出现相关可疑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