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分为急性、渗出性和缩窄性,急性心包炎有胸痛、全身症状及心包摩擦音;渗出性心包炎有呼吸困难、心脏压塞及体循环淤血表现;缩窄性心包炎有劳力性呼吸困难、体循环淤血及相关伴随症状,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
胸痛:是急性心包炎最主要的症状,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及感染性心包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期。疼痛性质可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变换体位或吞咽而加重;疼痛也可呈压榨性,位于胸骨后,需注意与心绞痛鉴别。例如,感染性心包炎中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也可能出现较为典型的胸痛表现,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与心包炎症导致的心包脏层和壁层摩擦有关。
全身症状:感染性心包炎患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如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常伴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非感染性心包炎如肿瘤性心包炎,全身症状主要与原发肿瘤相关,可能有消瘦、贫血等表现,若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心包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心包炎,还可能伴有皮疹、关节痛等自身免疫病的相关表现。
心包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呈抓刮样粗糙音,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坐位前倾时、深吸气末最为明显。当炎症进一步发展,渗出液增多,摩擦音可消失。
渗出性心包炎症状
呼吸困难:是渗出性心包炎最突出的症状,可能与支气管、肺、大血管受压引起肺淤血有关。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可呈端坐呼吸,身体前倾、呼吸浅快、面色苍白,可有发绀。例如,大量心包积液时,迅速增加的积液量超过了心包的适应能力,导致心包内压力急剧升高,压迫心脏,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进而引起肺循环淤血,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心脏压塞症状:表现为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奇脉等。颈静脉怒张是指颈静脉充盈、怒张,超过正常水平,是右心室回流受阻的表现;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又恢复原状,其发生机制与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血液更回心,但心包缩窄限制心室扩张,使肺静脉回流受限,左心排血量减少有关。大量心包积液还可引起体循环淤血,出现肝大、肝区疼痛、腹腔积液、下肢水肿等表现。在儿童中,感染性心包炎导致的渗出性心包炎,心脏压塞症状可能会因儿童的生理特点而表现不同,如婴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喂养困难等非典型表现,需要密切观察。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渗出性心包炎的症状可能会更隐匿或更严重,因为他们的身体对心包积液的耐受能力较差,心脏压塞可能会更快出现且症状更明显。
缩窄性心包炎症状
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由于心排血量相对固定,在活动时不能相应增加所致,后期可因大量腹腔积液、膈肌抬高,使呼吸更为困难。
体循环淤血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腹腔积液、下肢水肿等。颈静脉怒张可伴有明显的静脉压升高,肝大常伴有压痛,腹腔积液往往是大量且顽固的,下肢水肿可从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这是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导致各器官组织灌注不足以及体循环淤血引起胃肠道淤血等所致。在老年人中,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状可能会被其他老年常见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所掩盖,需要仔细鉴别。对于患有慢性疾病且出现上述体循环淤血相关症状的老年人,应警惕缩窄性心包炎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