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胎盘早剥风险,孕妇需定期产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腹部外伤,合理饮食与体重管理,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多胎妊娠者加强监测与注意休息。
一、定期产检
重要性:通过定期产检能够及时发现孕妇的一些潜在问题,比如孕妇患有高血压疾病时,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会显著增加,而定期产检可以早期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并进行有效管理。一般从怀孕早期就应开始产检,整个孕期产检次数通常在10-12次左右,具体次数可根据孕妇个体情况由医生安排。
不同阶段产检重点:孕早期主要是了解孕妇的基本健康状况、确定孕周等;孕中期会进行超声检查等,观察胎盘位置等情况;孕晚期除了监测胎儿情况外,还会关注孕妇血压、尿蛋白等指标。
二、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比如舒张压控制在80-100mmHg之间等,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低盐饮食等)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药物选择需谨慎,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因为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胎盘早剥风险。
肾脏疾病患者:本身有肾脏疾病的孕妇,怀孕后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积极治疗肾脏疾病,因为肾脏疾病也可能影响胎盘血液循环等,增加胎盘早剥发生几率。
三、避免腹部外伤
日常生活注意: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避免腹部受到撞击,比如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运动、在人群密集场所要注意安全等。例如在上下楼梯时要稳步慢行,避免摔倒导致腹部受伤,因为腹部外伤是引起胎盘早剥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是孕中晚期腹部受到外力冲击很容易引发胎盘早剥。
出行安全:孕妇出行时最好有人陪同,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以减少腹部受伤的风险。
四、合理饮食与体重管理
均衡饮食:孕妇要保证饮食均衡,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例如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同时要避免过度进食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因为孕妇体重增长过多会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改变等风险,进而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可能。一般建议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10-12.5kg左右(正常体重孕妇),具体可根据孕妇孕前体重等情况调整。
控制体重增长速度:孕早期体重增长相对缓慢,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不宜超过0.5kg,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增长速度,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降低胎盘早剥风险很重要。
五、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饮食控制:孕妇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入,如过多食用糖果、甜品、含糖饮料等,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可以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等方式来预防妊娠期糖尿病。例如主食可选择粗粮如燕麦、糙米等,减少精米白面的摄入比例。
适当运动:孕妇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等,每天可散步30分钟左右,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几率,而妊娠期糖尿病也是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之一。
六、减少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孕妇要严格戒烟戒酒,因为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酒精也会对胎儿和胎盘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孕妇要远离烟酒环境,家人也应避免在孕妇周围吸烟等。
避免滥用药物:孕妇不要自行滥用药物,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咨询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盘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等在孕期使用需要谨慎评估。
七、多胎妊娠的特殊注意
加强监测:多胎妊娠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比单胎妊娠高,所以这类孕妇要加强产检频率和监测力度,比如增加超声检查的次数等,密切观察胎盘情况、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孕妇自身状况等。一般多胎妊娠孕妇从孕中期开始就要更频繁地进行产检,可能每2-3周就要进行一次产检,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注意休息:多胎妊娠孕妇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多胎妊娠子宫增大更明显,身体负担更重,休息不好会增加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孕妇可以采取左侧卧位休息,以增加胎盘血流量,减少胎盘早剥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