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带来感染风险增加、贫血相关危害及出血倾向及危害,感染时白细胞少易致各种感染且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及多系统功能受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老年加重心脑血管风险;血小板减少易致皮肤、鼻腔等出血,严重有内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儿童和老年出血情况各有特点。
一、感染风险增加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减少,而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白细胞数量不足使得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泌尿系统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皮肤感染(局部红肿、疼痛、化脓等)等。儿童患者免疫系统本就相对较弱,发生感染时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且由于表达能力有限,症状可能不典型,更需密切关注。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感染后恢复能力较差,感染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二、贫血相关危害
1.组织器官缺氧:红细胞减少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使得全身各组织器官处于缺氧状态。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活动耐力明显降低,轻微活动后就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表现。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贫血会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贫血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等风险,可能诱发心绞痛、脑梗死等严重疾病。
2.影响各系统功能:长期贫血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导致月经紊乱(女性患者)等。
三、出血倾向及危害
血小板减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表现之一,血小板在人体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腔、牙龈出血,严重时可发生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颅内出血(这是最严重的出血情况,可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儿童患者在活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皮肤瘀斑等情况,且颅内出血时由于颅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要特别警惕。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出血后止血困难,且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的预后通常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