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贫血、出血、感染相关表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出血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感染有反复低热、口腔感染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均有对应表现。
一、贫血相关表现
1.面色苍白: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氧,面部皮肤会呈现苍白状态,这是较为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儿童和青少年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女性可能因生理周期等因素,面色苍白可能更易被察觉,但本质是贫血导致的组织缺氧表现。
2.头晕乏力:因为贫血使得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供氧不足,患者会经常感到头晕,尤其在活动后更明显,同时全身乏力,体力下降,无论是儿童玩耍时耐力下降还是成年人日常工作时易疲劳,都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头晕乏力的体现,不同年龄人群均会出现该症状,生活方式上如果本身活动量较大的人群出现此症状更需警惕。
二、出血相关表现
1.皮肤瘀点瘀斑:由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皮肤会出现瘀点瘀斑,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更容易出现瘀点瘀斑,且在活动中碰撞后更易发生;女性在生理期时,若本身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等情况,同时皮肤瘀点瘀斑也会更明显,这是因为血小板减少导致止血功能异常,使得皮肤血管破裂后难以正常止血形成瘀点瘀斑。
2.鼻出血:鼻腔黏膜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时容易发生鼻出血,各年龄人群均可出现,儿童可能在玩耍时不经意间鼻出血,成年人也可能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出血,尤其是频繁鼻出血时要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因为血小板减少导致鼻腔黏膜血管破裂后止血困难。
三、感染相关表现
1.反复低热: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早期可能表现为反复低热,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因感染出现低热,不同年龄人群感染后发热特点可能相似,但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反复低热且恢复较慢的情况,生活方式上如果有接触感染源风险的人群出现反复低热要排查再生障碍性贫血,因为白细胞减少使得机体抵御病原体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性发热。
2.口腔感染表现:白细胞减少导致口腔黏膜抵御病菌能力下降,早期可能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红肿等感染表现,各年龄人群均可出现,儿童在饮食不注意或口腔卫生不佳时易出现口腔感染相关表现,成年人若口腔卫生不良也易发生,这是因为白细胞减少使得口腔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病原体容易在口腔定植引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