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与鼻咽癌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上有区别。鼻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等引起,症状主要是鼻咽部局部表现,检查有前鼻镜等,病毒感染多自限,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过敏用抗过敏药;鼻咽癌与EB病毒等相关,有回吸性涕血等症状,检查有鼻咽镜等,以放疗为主综合治疗。
一、发病原因
鼻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如EB病毒、链球菌等感染,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粉尘刺激,过敏因素如接触花粉、尘螨等也可诱发,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过度用嗓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遗传因素也起重要作用,如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增高,环境因素中,长期接触甲醛、镍等化学物质,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腌制食品等可能增加发病几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
二、症状表现
鼻咽炎:主要症状为鼻咽部干燥、疼痛、鼻塞、流涕,可伴有咳嗽,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如无严重感染,发热等全身表现不明显,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等,影响睡眠和呼吸。
鼻咽癌:早期可出现回吸性涕血,即鼻涕中带血,单侧鼻塞,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可出现头痛、面部麻木、视力下降等颅神经受损症状,男性患者相对更易出现上述典型症状,中老年人更需警惕。
三、检查方法
鼻咽炎: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有分泌物附着。
鼻咽部内镜检查:能更清晰观察鼻咽部黏膜情况,可辅助诊断,各年龄段人群检查操作类似,儿童检查需注意安抚配合。
鼻咽癌:
鼻咽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咽部病变情况,必要时取组织活检,男性和中老年人检查时需重点关注可疑病变部位。
影像学检查:如CT、MRI检查,能明确肿瘤大小、范围及有无转移,对鼻咽癌的分期诊断重要,儿童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遵循安全检查原则。
EB病毒血清学检查: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有助于鼻咽癌的辅助诊断。
四、治疗原则
鼻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鼻咽炎多为自限性,可通过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治疗缓解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治疗,过敏因素导致的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儿童患者治疗时需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注意药物安全性。
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可配合化疗等综合治疗,早期鼻咽癌通过规范治疗预后较好,男性和中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身体耐受性及可能出现的放疗、化疗相关副作用,如放射性皮炎、骨髓抑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