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性体现在多方面,临床表现有贫血致活动耐力下降、感染可累及多系统甚至败血症、出血严重时可致颅内出血;疾病进展上慢性可进展为急性,预后因患者年龄及病情轻重而异,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需长期治疗,给生活、经济等带来严重影响。
一、临床表现方面的严重性体现
1.贫血相关表现: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例如,轻度贫血时可能只是在剧烈活动后才会感到气短,而重度贫血时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有心慌、胸闷等表现。这是因为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无法满足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需求。对于儿童患者来说,长期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对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
2.感染相关表现:由于白细胞减少,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感染可累及多个系统,如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泌尿系统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败血症,病情凶险,危及生命。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比成人更容易发生严重感染,且感染控制难度相对较大。
3.出血相关表现:血小板减少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出血,这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颅内出血在任何年龄段的患者中都可能发生,但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血管弹性较差,颅内出血的风险更高,且预后往往更差。
二、疾病进展及预后方面的严重性
1.病情进展情况: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进展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程度严重,外周血三系细胞极度减少,上述的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会急剧加重,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2.预后差异:不同患者的预后有所不同。年轻患者相对年老患者预后可能较好;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通过合适的治疗,部分可以缓解病情,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果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积极治疗,预后极差,死亡率很高。例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不治疗的话,半年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而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三、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频繁就医、反复住院,这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的体力受限,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经济上也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包括医疗费用等。对于儿童患者,还会影响其正常的校园生活和心理发育,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