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多呈减低或重度减低状态,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比例降低;粒细胞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及形态有相应改变,红细胞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及形态也有变化,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且形态异常,淋巴细胞等其他细胞比例相对增高,儿童患者因造血储备弱受影响更明显,老年患者需结合整体状况综合分析。
一、骨髓增生程度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多呈减低或重度减低状态,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的比例降低,脂肪组织相对增多,这是由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导致整体的造血细胞生成减少。
二、粒细胞系统
1.粒细胞比例
粒细胞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减低,其中成熟粒细胞比例明显减少。这是因为造血干细胞受损,影响了粒细胞的正常分化发育过程,使得从原始粒细胞到成熟粒细胞的各个阶段细胞生成减少。
以中性粒细胞为例,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等早期阶段的细胞数量减少,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均低于正常骨髓象。
2.粒细胞形态
部分粒细胞可能存在形态异常,如颗粒减少、大小不均等情况,但一般不如急性白血病时的形态异常显著,这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导致的造血障碍不同,而非粒细胞本身的恶性克隆性增生改变。
三、红细胞系统
1.红细胞比例
红细胞系各阶段细胞比例也呈减低状态,幼红细胞数量减少。正常骨髓中红系有较规律的从原始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的分化过程,而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由于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干细胞的问题,红系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受抑制,导致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等各阶段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
2.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形态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成熟红细胞可能存在轻度大小不均现象,这是因为整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生成过程受到影响,导致生成的红细胞在形态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均匀。
四、巨核细胞系统
1.巨核细胞数量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多数患者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参考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巨核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可能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受损影响了巨核细胞的前体细胞发育,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也与巨核细胞数量减少密切相关。
2.巨核细胞形态
巨核细胞往往表现为成熟型巨核细胞显著减少,且胞体小,胞质中颗粒少,产板型巨核细胞几乎不见,这是因为巨核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受到阻碍,无法正常生成具有正常功能的血小板。
五、淋巴细胞等其他细胞
1.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因为造血组织减少,非造血细胞如淋巴细胞的比例相对上升。但淋巴细胞本身无形态异常改变,仍保持正常的淋巴细胞形态特征。
2.其他非造血细胞
骨髓中可见较多的网状细胞、浆细胞等非造血细胞,这些细胞比例也会相对增高,这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非造血成分相对增多来填充造血组织减少的空间。
对于儿童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与成人基本一致,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髓造血的储备能力相对较弱,骨髓增生程度的减低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更为明显,需要密切关注骨髓象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对于老年患者,其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在判断骨髓象时需要结合整体身体状况综合分析,同时要注意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评估骨髓象异常对机体的影响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