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通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眼部检查,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来预防糖尿病眼病,儿童、妊娠、老年等特殊人群有各自需注意的预防要点,严格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糖尿病眼病发生风险及减缓其进展,保障眼部健康。
一、控制血糖水平
1.意义: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眼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能显著降低糖尿病眼病的发生风险及减缓其进展。多项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下,可使糖尿病相关眼病的发生风险降低。
2.措施:糖尿病患者需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摄入量,增加蔬菜、全谷物等的摄入)、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等),以稳定血糖水平。
二、控制血压
1.意义:高血压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病变的风险,控制血压可减少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几率。研究显示,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0mmHg的范围内,对预防糖尿病眼病有益。
2.措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建议服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同时保持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以维持血压稳定。
三、控制血脂
1.意义: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会影响眼部血管的状态,增加糖尿病眼病的发生风险。良好的血脂控制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眼病。
2.措施: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测血脂,对于血脂异常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
四、定期眼部检查
1.意义:早期发现糖尿病眼病的病变迹象,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确诊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
2.具体检查项目及意义
视力检查:可初步了解患者的视觉功能情况,若视力下降可能提示眼部出现病变。
眼压检查:眼压升高可能是青光眼等眼部并发症的信号,青光眼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眼底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眼部结构的情况,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
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1.吸烟的危害:吸烟会损害眼部血管,加重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的缺血缺氧状态,增加糖尿病眼病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吸烟者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几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2.饮酒的影响:过量饮酒会影响肝脏对血糖、血脂等的代谢功能,间接影响眼部血管健康,增加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可能。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戒烟限酒,最好做到不吸烟,男性饮酒每天不超过2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女性减半。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糖尿病眼病的预防需更加严格。除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外,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眼部变化,定期带孩子进行眼部检查,因为儿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失明。同时,要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间,糖尿病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等会增加眼部并发症的风险。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孕前和孕期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因为高血糖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眼部发育,同时也会对自身眼部血管等产生不良影响。在孕期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密切监测血糖和眼部情况,确保母婴健康。
3.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眼部病变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除了常规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定期眼部检查外,要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的头部运动,以防眼底血管破裂等情况发生。同时,家人要多关心老年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及时带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