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可通过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外周血涂片检查、铁代谢相关指标、叶酸和维生素B水平等进行诊断,不同妊娠阶段血红蛋白等指标有不同诊断标准,外周血涂片可辅助判断贫血类型,铁代谢指标及叶酸、维生素B水平对相应贫血诊断有重要意义,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妊娠期女性生理特殊性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来准确诊断并采取措施。
一、血红蛋白水平诊断标准
妊娠合并贫血主要依据血红蛋白(Hb)水平来诊断。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正常范围是:成年男性130~175g/L,成年女性120~150g/L。而妊娠期女性由于血液稀释等生理变化,贫血的诊断标准有所不同。在我国,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妊娠早期Hb<110g/L,妊娠中期Hb<105g/L,妊娠晚期Hb<110g/L。这是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且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导致血液稀释,所以不同妊娠阶段对Hb水平的要求不同,通过检测Hb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情况。
二、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诊断标准
1.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也可作为妊娠合并贫血的辅助诊断指标。正常妊娠期红细胞计数约为3.6×1012/L左右(范围大致在3.2~4.2×1012/L),当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结合血红蛋白水平等情况可辅助诊断贫血。例如,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同时血红蛋白也低于相应妊娠阶段的标准,那么贫血的可能性更大。
2.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比容(HCT)在妊娠期的正常范围大致为:妊娠早期HCT<0.31,妊娠中期HCT<0.30,妊娠晚期HCT<0.32。血细胞比容反映了红细胞在全血中的占比,当HCT降低时,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因为HCT降低意味着红细胞相对或绝对减少,结合血红蛋白水平等综合判断是否为妊娠合并贫血。
三、外周血涂片检查诊断标准
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在妊娠合并贫血时,外周血涂片可能会发现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等表现,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可以辅助判断贫血的类型,比如巨幼细胞贫血时,外周血涂片可见大细胞性贫血的表现,红细胞体积增大等,这对于进一步明确妊娠合并贫血的具体类型有重要意义,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四、铁代谢相关指标诊断标准
1.血清铁
血清铁正常范围在妊娠期有所变化,一般来说,血清铁<7.0μmol/L提示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血清铁是反映机体铁储备的指标之一,当血清铁降低时,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因为缺铁导致妊娠合并贫血。
2.总铁结合力
总铁结合力在妊娠期正常范围大致为54~77μmol/L,当总铁结合力升高时,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因为机体为了满足造血需求,会增加铁的摄取,导致总铁结合力升高,所以总铁结合力的检测对于妊娠合并贫血的诊断及病因判断有一定价值。
3.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是铁的贮存形式,其正常范围在妊娠期:妊娠早期血清铁蛋白≥12μg/L,妊娠中晚期血清铁蛋白≥15μg/L。血清铁蛋白降低提示体内铁储备不足,是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叶酸和维生素B水平诊断标准
1.叶酸水平
血清叶酸<6.8nmol/L,红细胞叶酸<227nmol/L提示叶酸缺乏。叶酸缺乏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在妊娠期如果叶酸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可诊断为妊娠合并巨幼细胞贫血相关的贫血情况。
2.维生素B水平
血清维生素B<74pmol/L提示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B缺乏也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检测维生素B水平对于诊断因维生素B缺乏导致的妊娠合并贫血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水平,可以明确是否为巨幼细胞贫血等特定类型的妊娠合并贫血。
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其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在进行贫血诊断时需要严格按照上述不同指标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同时,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妊娠期女性在发生贫血的风险和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高龄孕妇可能因为机体储备功能相对较弱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贫血相关问题,而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偏食、营养不良等)的孕妇发生妊娠合并贫血的风险更高。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全面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以准确诊断妊娠合并贫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