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周期因人而异,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体反应密切相关,无法确定统一的“治愈时间”。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病情重,需尽早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或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若成功,部分患者可在术后3-6个月逐渐恢复造血功能,但后续需长期随访防排斥;免疫抑制治疗的起效时间约3-6个月,部分患者需1-2年才能评估疗效,且存在复发风险。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进展较慢,多采用环孢素联合雄激素等治疗,起效通常需3-6个月,多数患者需持续治疗1-3年,部分可能需长期维持治疗以稳定血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周期长,需定期监测血象和肝肾功能,患者需遵医嘱坚持治疗,切勿自行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