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会引发自主神经兴奋表现和中枢神经缺糖表现,自主神经兴奋有出汗、饥饿感、心悸、手抖、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且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中枢神经缺糖分轻度(精神不集中、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躁动不安等)、中度(意识模糊、精神失常、抽搐、锥体束征阳性、浅昏迷等)、重度(深度昏迷、去大脑强直、呼吸抑制、瞳孔散大、体温降低等),不同人群在各阶段表现也有不同特点及影响。
一、自主神经兴奋表现
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出汗,尤其是大量出汗,这是因为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汗腺分泌增加;还会有饥饿感,这是由于血糖降低刺激下丘脑摄食中枢导致;心悸,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引起,可感觉心跳明显加快、心慌;手抖,表现为双手不自主震颤,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影响肌肉神经功能;血压轻度升高,这也是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结果。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也可能出现类似手抖、多汗等情况;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低血糖导致的心悸、血压变化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格外关注。
二、中枢神经缺糖表现
轻度缺糖症状:会出现精神不集中、认知障碍,比如难以准确思考问题、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等;视物模糊,是因为中枢神经缺糖影响了眼部神经及视觉传导相关功能;步态不稳,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受影响,导致平衡协调能力下降;躁动不安,患者可能出现情绪烦躁、坐立不安等表现。在儿童中,轻度中枢神经缺糖可能表现为玩耍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协调性变差等;对于老年人群,本身神经系统功能有所减退,轻度中枢神经缺糖时认知障碍、步态不稳等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且老年人群基础疾病多,低血糖可能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
中度缺糖症状:会出现意识模糊、精神失常,患者可能处于懵懂状态,无法清晰表达自己,行为也可能出现异常;抽搐,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导致肌肉不自主抽搐;锥体束征阳性,这是神经系统检查的一种异常体征表现;浅昏迷,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但呼唤不应,疼痛刺激可有反应。儿童发生中度低血糖中枢神经缺糖时,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抽搐等表现可能更具特殊性;对于妊娠期女性,中度低血糖中枢神经缺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等,需紧急处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重度缺糖症状:可出现深度昏迷,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四肢伸直、角弓反张等特殊姿势;呼吸抑制,呼吸频率减慢、深度变浅,影响气体交换;瞳孔散大,是因为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瞳孔调节功能失常;体温降低,由于机体代谢紊乱,产热减少等原因导致体温偏低。老年患者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重度低血糖中枢神经缺糖时,恢复可能更困难,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对于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重度低血糖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神经损伤,预后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