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是血液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短期可致口渴等影响生活质量,长期会损伤心血管、神经、肾脏、眼部、足部等,早期积极控制可降并发症风险,不同人群影响及应对有别,其严重性因情况而异,需重视并合理管控。
一、高血糖的定义
高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空腹血糖值一般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通常小于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时,可考虑为高血糖状态,若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则可诊断为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二、高血糖的严重性
1.短期影响
对于一般人群:可能会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例如,患者会频繁跑厕所排尿,夜间也可能因口渴而醒来,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对于儿童青少年: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高血糖会干扰机体的代谢平衡,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利用和储存,从而阻碍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器官发育。
2.长期影响
心血管系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狭窄、弹性降低,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高血糖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比正常血糖人群显著升高。
神经系统: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如便秘或腹泻)、体位性低血压、排尿困难等。例如,糖尿病患者中约有60%~70%合并有神经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肾脏: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尿中微量白蛋白增多,逐渐进展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据统计,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眼部: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者可出现视力模糊,重者可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4%~37%合并有视网膜病变,且病程越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越高。
足部:高血糖会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容易发生足部溃疡、感染,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会发生足部溃疡。
高血糖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早期发现并积极控制高血糖,可以显著降低其带来的严重并发症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高血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高血糖引发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密切监测;女性在妊娠期间出现高血糖(妊娠糖尿病),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巨大儿、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等,因此妊娠期间的高血糖管理需要特别关注;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高血糖,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如增加运动、合理饮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