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孕期饮食,控制碳水、均衡蛋白脂肪、少食多餐;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注意运动时间频率;定期监测血糖,包括自我监测和产检时检查;保持充足睡眠和舒畅心情;有特殊情况的孕妇如既往有妊娠期高血糖、肥胖、家族有糖尿病史的要格外注意,分别做好相应管理以稳定孕期血糖。
均衡蛋白质与脂肪摄入: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低脂奶制品等。同时,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对身体代谢有积极作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合理搭配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血糖稳定。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可将一天的饮食分为5-6餐。这样能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比如孕妇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增加一些低热量的零食,如一小把坚果或一个小苹果。
适当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适合孕妇的有氧运动有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散步是较为简单易行的方式,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速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保持轻松的步伐即可。研究显示,适当的有氧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孕妇瑜伽则能在锻炼身体柔韧性的同时,调节血糖,不过要在专业瑜伽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游泳也是很好的选择,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关节的负担,在水中运动时血糖控制相对平稳。
运动时间与频率: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饭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消耗血糖。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散到5-6天进行,每次运动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但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调整,避免过度疲劳。
定期监测血糖
自我监测:孕妇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一般建议在早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等时间点进行血糖监测。通过自我监测能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若发现血糖异常,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若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就需要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产检时的血糖检查: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医生会通过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来评估孕妇的血糖状况。通过定期产检的血糖检查,能全面了解孕期血糖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糖并进行干预。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调节,导致血糖失衡。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恢复功能,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平衡,对血糖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保持心情舒畅:孕期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血糖水平。可以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例如,每天听30分钟舒缓的音乐,能帮助孕妇放松身心,对血糖控制有一定益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妊娠期高血糖病史的孕妇:这类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高血糖的风险较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严格遵循饮食和运动计划。在孕前应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孕期管理方案,并且整个孕期都要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定期产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肥胖孕妇:肥胖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糖的几率比正常体重孕妇高很多。这类孕妇除了要严格执行上述的饮食、运动等预防措施外,更要注重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适应后再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同时,在饮食控制上要更加精准,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
家族有糖尿病史的孕妇:家族有糖尿病史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从备孕阶段就可以开始关注血糖情况,提前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孕期要加强血糖监测频率,除了自我监测外,更要配合医生做好产检时的血糖检查,一旦发现血糖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降低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