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与骨折在疼痛程度、肿胀情况、活动受限情况、畸形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上有不同。扭伤疼痛较轻、肿胀轻、活动受限轻、无畸形、影像学骨骼正常;骨折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活动受限严重、有畸形、影像学有骨折特征表现,无法准确区分时应尽快就医。
骨折: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刺痛、锐痛等,往往难以忍受,且可能伴有明显的压痛,活动骨折部位时疼痛会显著加剧。不同年龄人群骨折疼痛表现有别,儿童骨折时哭闹可能更明显,因为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老年人骨折后疼痛可能因机体反应等因素,表现可能相对隐匿,但疼痛程度其实较严重;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骨折疼痛可能因身体状态不同而有一定影响,但骨折本身导致的剧烈疼痛是主要表现。
肿胀情况
扭伤:肿胀程度相对较轻,肿胀范围一般局限在受伤部位周围,肿胀速度相对较慢。比如手腕扭伤后,肿胀可能只是受伤的手腕局部有轻微的隆起,皮肤颜色可能稍有改变,但不严重。不同年龄人群肿胀表现有差异,儿童皮肤较薄,肿胀可能相对更明显;成年人肿胀相对较局限;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肿胀消退可能更慢,但扭伤的肿胀总体程度不如骨折严重。
骨折:肿胀往往比较明显,可能迅速出现大面积的肿胀,甚至伴有皮下淤血,皮肤可能呈现青紫色等改变,肿胀范围可能超过受伤部位本身,向周围扩散。不同年龄人群骨折肿胀表现不同,儿童骨折后,由于骨骼生长发育等因素,肿胀可能因骨折断端刺激周围组织而更明显;老年人骨折后,因机体修复能力等下降,肿胀消退更慢,且肿胀程度可能更重;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循环等有变化,骨折肿胀可能受影响,但骨折本身导致的明显肿胀是关键。
活动受限情况
扭伤:受伤部位仍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活动时会感觉到疼痛加剧,比如膝关节扭伤后,可能还能缓慢屈伸,但会有疼痛。不同年龄人群活动受限表现不同,儿童扭伤后可能因好奇心等仍有一定活动,但会因疼痛而不敢大幅度活动;成年人活动受限相对能较准确表达,会尽量避免活动受伤部位;老年人活动受限可能更明显,因为老年人本身关节灵活性等较差,扭伤后活动受限会更影响日常活动。
骨折:受伤部位几乎完全丧失活动能力,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哪怕是轻微的移动都会引发剧烈疼痛。不同年龄人群骨折活动受限表现不同,儿童骨折后,由于骨骼结构等特点,活动受限非常明显,可能完全不能使用受伤肢体;成年人骨折后活动受限程度较重,基本无法活动受伤部位;老年人骨折后,活动受限更为严重,甚至可能需要他人帮助才能移动身体相关部位。
畸形表现
扭伤: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肢体畸形,受伤部位外观上基本与正常时无异,可能只是有轻微的肿胀等表现,但不会有骨头错位等畸形改变。不同年龄人群扭伤畸形表现无特殊差异,因为扭伤不会导致骨头明显错位,所以各年龄段外观上都不会有畸形。
骨折:常出现明显的肢体畸形,比如骨折断端移位可能导致肢体长短不一、弯曲等异常形态,外观上能明显看出与正常肢体不同。不同年龄人群骨折畸形表现不同,儿童骨折因骨骼柔韧性等特点,畸形可能相对不那么典型,但也能看出明显异常;成年人骨折畸形相对较容易观察到;老年人骨折后,由于骨骼脆性增加等因素,畸形可能更明显,且可能因长期卧床等因素导致畸形加重。
影像学检查
扭伤: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骨骼结构正常,没有骨折线等骨折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扭伤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似,都是骨骼无异常。
骨折:X线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折线、骨骼的错位等骨折的特征性表现。不同年龄人群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不同,儿童骨折可能因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影像学表现有其特殊性,比如青枝骨折等;老年人骨折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因素,骨折线显示可能更明显,且骨折部位可能有不同的形态改变。
如果自己无法准确区分扭伤和骨折,尤其是受伤后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活动受限严重或有畸形表现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检查明确诊断,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儿童受伤后,家长更应谨慎,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