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与颈椎病均为颈部常见病症,落枕多因睡眠姿势等致颈部肌肉劳损,症状为单侧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无神经压迫症状,检查有肌肉紧张压痛、活动受限等,影像学多无特异改变;颈椎病由颈椎退变等致,分多型,有相应神经等压迫症状,查体有相应阳性体征,影像学可现颈椎退变等表现。
一、定义与病因
落枕
落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软组织劳损性疾病,多因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度不合适或颈部受风寒等因素引起,睡眠中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拉伸或扭曲状态,导致肌肉痉挛、疼痛、活动受限。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良颈部姿势的人群易患。
例如,夜间睡眠时颈部处于过度侧弯姿势,就可能引发落枕。
颈椎病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等,导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综合征。其病因包括颈椎的退行性变(随年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退变,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慢性劳损(长期伏案工作、不良坐姿等使颈椎长期处于负荷状态)、外伤等。中老年人多见,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长期低头工作、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发病风险增高,性别差异不显著。
比如,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颈椎长期承受压力,易患颈椎病。
二、症状表现
落枕
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多为一侧颈部疼痛明显,可放射至肩部,疼痛程度不一,活动颈部时疼痛加剧,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转动颈部,颈部肌肉可触及紧张、痉挛的条索状硬结。一般无上肢麻木、无力等神经压迫症状,意识、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通常不受影响。
例如,患者颈部转动受限,只能固定在某一姿势,颈部局部有明显压痛。
颈椎病
颈椎病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同时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疼痛和麻木可沿神经根走行分布,严重时可影响上肢的精细动作。脊髓型颈椎病除了颈部不适外,还可出现下肢行走不稳、踩棉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如持物不稳、写字困难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出现头晕、眩晕,多与颈部活动有关,如转头时突发眩晕。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心悸、耳鸣等交感神经症状。不同类型颈椎病症状有侧重,但都有颈椎退变相关的基础表现。
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麻木可从手指延伸至前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行走困难,需扶墙或借助他人才能行走。
三、体征检查
落枕
体格检查时颈部肌肉紧张,局部有明显压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肉附着点处,颈椎活动度明显受限,尤其是旋转和侧屈活动受限显著,但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如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例如,医生检查时发现患者颈部向患侧倾斜,转动颈部时引起疼痛加剧。
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查体可见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减退、肌力下降,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为阳性。脊髓型颈椎病查体可发现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如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等阳性,颈部活动受限,尤其是后仰时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出现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查体多无特异性阳性体征,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挤压试验时,医生按压患者头部并向患侧牵拉,可诱发上肢放射性疼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霍夫曼征阳性提示脊髓受压迫。
四、影像学检查
落枕
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显示颈椎生理曲度略有改变,颈部软组织可能稍有肿胀。CT检查一般也无特异性的颈椎间盘或骨质病变表现。
例如,X线片上颈椎骨质结构多无明显破坏或退变征象。
颈椎病
X线检查可发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变直或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退变表现。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的情况。MRI检查对颈椎间盘退变、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显示更为清楚,可明确脊髓有无变性、神经根有无受压等。
例如,MRI检查可清晰看到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具体情况,为颈椎病的诊断和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