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多饮(血糖高致身体缺水刺激口渴中枢)、多食(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致身体能量不足有饥饿感)、多尿(血糖超肾糖阈致尿液葡萄糖多、渗透压高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减少)、体重减轻(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致分解脂肪蛋白质供能致体重下降)、乏力(细胞不能利用葡萄糖获能致能量不足)、视力模糊(血糖高致眼内房水渗透压改变使晶状体屈光度变化)、皮肤瘙痒(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真菌滋生及神经病变致感觉异常),且不同人群在这些症状上有相应差异表现。
原理:当血糖升高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出正常范围,肾脏在过滤血液时,需要排出多余的葡萄糖,这个过程会带走大量水分,导致身体处于缺水状态,从而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患者不断饮水,以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就会出现多饮的症状。
人群差异:儿童高血糖时多饮表现可能更明显,因为儿童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水分丢失更快;老年人高血糖时多饮可能不典型,部分老年人可能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即使血糖升高,口渴感觉也不明显,但实际身体仍处于缺水状态。
多食
原理:血糖不能被充分摄取和利用,身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即使吃了较多食物,仍不能满足身体能量需求,所以会出现饥饿感,导致患者食欲亢进,食量明显增加。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被利用,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就会表现出多食。
人群差异:青少年高血糖时多食症状可能较突出,因为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对能量需求大;妊娠期女性高血糖时多食可能与孕期身体代谢变化有关,孕期身体需要为胎儿提供营养,同时高血糖又导致能量不能被有效利用,所以容易出现多食,但要注意与正常孕期食量增加区分,避免误诊。
多尿
原理: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重吸收,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尿量增多。例如,血糖达到10mmol/L以上时,就可能出现尿糖阳性,进而导致多尿。
人群差异:儿童高血糖多尿可能会影响睡眠,因为夜间也会频繁起夜排尿,影响休息;老年高血糖患者多尿可能导致夜间尿频更严重,长期多尿可能引起会阴部皮肤摩擦受损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皮肤护理。
体重减轻
原理: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身体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长期如此就会导致体重下降。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体重会逐渐减轻,即使食量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但体重却持续下降。
人群差异:儿童高血糖体重减轻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消瘦等情况;对于妊娠期高血糖的孕妇,体重减轻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胎儿正常生长。
乏力
原理:细胞不能利用葡萄糖获得能量,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就会出现全身乏力的症状。例如,高血糖患者即使没有进行大量体力活动,也会感觉疲倦、没力气,做事情提不起精神。
人群差异:中青年高血糖乏力可能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老年人高血糖乏力可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因为乏力会影响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活动能力,需要家人加强照顾,避免老人独自进行危险活动。
视力模糊
原理:血糖升高时,眼内房水的渗透压发生改变,晶状体吸水膨胀,屈光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视力,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比如短时间内血糖波动较大时,视力模糊可能会比较明显。
人群差异:儿童高血糖视力模糊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对于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视力模糊可能是病情进展的表现,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皮肤瘙痒
原理: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滋生,同时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可能导致皮肤感觉异常,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发生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等,引起皮肤瘙痒。
人群差异:老年高血糖患者皮肤瘙痒可能更顽固,因为老年人皮肤本身就比较干燥,高血糖引起的皮肤瘙痒会加重皮肤干燥情况,形成恶性循环;儿童高血糖皮肤瘙痒需要注意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因为儿童皮肤比较娇嫩,搔抓后容易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