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感染因素中细菌(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等)、支原体感染均可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引发炎症,不同年龄人群感染后发病情况有别;免疫因素方面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不同年龄人群发生率不同;遗传因素上部分人群有遗传易感性,有家族史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且遗传因素常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致病。
一、感染因素
(一)细菌感染
1.病因及机制:
急性肾炎常见的细菌感染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皮肤感染(如脓疱疮)之后。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等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例如,有研究显示,在急性肾炎患者中,约80%以上前期有链球菌感染病史,通过检测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等指标可辅助判断。
不同年龄人群中,链球菌感染的好发部位有所差异。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急性肾炎相对较多见,而皮肤感染引发的急性肾炎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发生,但儿童皮肤感染后发生急性肾炎的比例可能因皮肤卫生等因素有所不同。对于有链球菌感染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需密切关注肾脏情况。
2.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链球菌感染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儿童在链球菌感染后更易发生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的急性肾炎。对于儿童链球菌感染,要及时规范治疗,减少急性肾炎的发生风险。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链球菌感染后发生急性肾炎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情可能相对复杂,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会影响肾脏的恢复等。
(二)病毒感染
1.病因及机制:
某些病毒感染也可引发急性肾炎,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病毒感染后,病毒抗原与机体产生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导致肾小球炎症。例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中,乙肝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沉积在肾小球,引起类似急性肾炎的病理改变。不同病毒感染引发急性肾炎的机制相似,都是通过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
不同年龄人群中,病毒感染的类型和概率不同。儿童中EB病毒感染相对常见,而成年人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肾炎的情况相对较多。对于有病毒感染病史的人群,尤其是有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警惕急性肾炎的发生。
2.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感染EB病毒等病毒后,由于自身免疫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发生急性肾炎的风险需要关注。而对于患有慢性病毒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慢性乙型肝炎,其发生病毒性肾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且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肾脏对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弱,所以需要更加严密监测。
二、其他病原体感染
(一)支原体感染
1.病因及机制:
肺炎支原体等支原体感染也可能与急性肾炎的发生有关。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起炎症。研究发现,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在发病前有支原体感染史,通过检测支原体抗体等可辅助诊断。支原体感染引发急性肾炎的机制与细菌、病毒感染类似,也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过程。
不同年龄人群中,支原体感染的好发年龄有所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等,所以这部分人群中因支原体感染引发急性肾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有支原体感染的儿童和青少年,要注意观察肾脏相关指标。
2.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感染支原体后,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发生急性肾炎的可能性需要关注,要及时评估肾功能等。老年人感染支原体后,发生急性肾炎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同样需要监测,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肾脏功能储备差,一旦发生肾炎可能病情进展较快。
三、免疫因素
(一)自身免疫异常
1.病因及机制:
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情况。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肾小球组织,导致肾小球炎症。例如,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肾炎中,虽然起始可能与感染等因素有关,但后续免疫反应可能偏向自身免疫攻击。自身免疫异常引发的急性肾炎,其免疫复合物形成可能并非完全由感染相关抗原引起,而是自身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错误。
不同年龄人群中,自身免疫异常相关的急性肾炎发生率不同。成年人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对较多见,所以因自身免疫异常引发急性肾炎的概率相对儿童更高。但儿童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情况,如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相关的自身免疫异常可能导致儿童发生急性肾炎。
2.特殊人群情况:
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成年人,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发生自身免疫性肾炎的风险较高,需要密切监测肾脏功能,预防急性肾炎的发生。而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对较少,但一旦出现自身免疫异常相关的急性肾炎,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等。
四、遗传因素
(一)遗传易感性
1.病因及机制:
有研究表明,急性肾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人群存在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影响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的清除等过程,从而增加急性肾炎的发病风险。例如,某些补体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可能导致补体系统功能异常,使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容易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炎症。
不同遗传背景的人群中,急性肾炎的遗传易感性存在差异。有家族史的人群,其后代发生急性肾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但遗传因素通常不是单独致病因素,往往需要与环境因素(如感染等)共同作用才会引发疾病。
2.特殊人群情况:
对于有急性肾炎家族史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要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在面临感染等环境因素时,要密切监测肾脏指标,因为遗传易感性的存在使其发病风险增加。儿童有家族史时,家长要更加留意儿童在感染后的肾脏情况,如定期检查尿常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