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人体因缺乏足够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乳制品中乳糖而出现的消化道不适症状。

乳糖是奶类中的糖分,需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肠道吸收。乳糖不耐受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出生时肠道内乳糖酶活性极低或缺乏,摄入母乳或牛乳后即出现症状。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由肠道感染、胃肠道疾病或年龄增长导致肠道功能衰退引起,乳糖酶分泌减少。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为摄入含乳糖食物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严重者可伴脱水、酸中毒。
诊断方法包括氢呼气试验、乳糖耐量试验等,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制定方案,如减少乳糖摄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补充乳糖酶制剂等。同时,需与牛奶过敏、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