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可通过观察月经情况、检测激素水平(抗苗勒管激素、性激素六项)、超声检查及排查相关临床表现来诊断,确诊后不同情况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管理和处理,有月经不规律等疑似表现的女性应及时就医综合判断是否患病并规范处理。
一、月经情况观察
卵巢早衰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月经异常。正常月经具有一定的周期、经期和经量,而卵巢早衰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从原本规律的周期变为35天以上甚至数月不来月经;或者月经周期缩短;也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逐渐发展为闭经。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正常月经的标准有所差异,比如育龄期女性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经期2~8天,经量20~60ml。长期月经不规律的女性需要警惕卵巢早衰的可能。
二、激素水平检测
1.抗苗勒管激素(AMH):AMH由卵巢小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能够反映卵巢储备功能。一般来说,AMH水平低于一定值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早衰患者通常AMH水平较低。正常女性的AMH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在卵巢早衰时会明显降低。例如,青春期前女性AMH水平较低,随着青春期发育,AMH水平逐渐升高,育龄期女性AMH正常范围一般在2~6.8ng/ml之间,卵巢早衰患者AMH往往低于0.5ng/ml。
2.性激素六项: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睾酮(T)。卵巢早衰患者通常表现为FSH升高,一般来说,育龄期女性FSH>25U/L且连续检测两次(间隔1个月以上)可作为卵巢早衰的诊断依据之一;同时LH也可能升高,E2水平降低。正常育龄期女性FSH一般在5~10U/L,LH在5~10U/L,E2在200~400pmol/L左右。
三、超声检查
通过盆腔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卵巢的形态和大小等情况。卵巢早衰患者的卵巢往往体积变小,超声下可见卵巢内卵泡数量减少。正常育龄期女性卵巢大小约为4cm×3cm×1cm,而卵巢早衰患者卵巢体积明显缩小。超声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导致月经异常等情况的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卵巢肿瘤等。
四、临床表现相关排查
除了月经和激素水平、超声检查外,还需要排查一些与卵巢早衰相关的临床表现。比如卵巢早衰患者可能出现潮热、盗汗等类似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这是因为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同年龄的女性,潮热等症状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育龄期女性出现这些症状也要考虑卵巢早衰的可能。另外,卵巢早衰还可能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对于有生育需求且出现月经异常等情况的女性,更要重视卵巢早衰的排查。
对于有月经不规律等疑似卵巢早衰表现的女性,应及时就医,通过上述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卵巢早衰情况。如果确诊为卵巢早衰,不同年龄、不同生育需求的女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处理,比如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能需要辅助生殖技术等干预措施,而对于没有生育需求但有更年期症状等的女性可能需要激素补充治疗等,但要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规范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