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姿势不当、肩部力量不足、运动强度过大、热身不充分、装备不合适,不同年龄、性别、有无运动病史等人群在不同原因下损伤风险有差异。
一、运动姿势不当
羽毛球运动中,球员需要频繁做出挥拍、转体等动作,如果姿势不正确,肩关节承受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损伤。例如,挥拍时肩关节过度外展、外旋,如果动作幅度过大且姿势不标准,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结构就可能受到异常牵拉,长期积累易引发损伤。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姿势的把控能力不同,青少年身体协调性尚在发育中,更易因姿势不当引发肩关节损伤;性别上,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可能因柔韧性等因素在某些姿势调整上相对困难;有羽毛球运动病史的人,若既往姿势问题未纠正,再次运动时更易复发损伤。
二、肩部力量不足
肩关节的稳定依赖于周围肌肉的力量支撑。若肩部相关肌肉,如三角肌、冈上肌等力量薄弱,无法有效稳定肩关节,在运动中就容易出现肩关节的异常活动,增加损伤风险。比如冈上肌主要负责肩关节外展的起始动作,力量不足时,外展动作时肩关节稳定性下降,易导致肌腱等结构受损。年龄上,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会自然衰退,中老年人肩部力量相对较弱,更易发生损伤;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肩部针对性锻炼的人群,肩部力量往往不足;有肩部伤病史的人,若未进行力量康复训练,肩部力量可能进一步减弱,运动时损伤风险升高。
三、运动强度过大
过度的运动强度会使肩关节承受超出其负荷能力的压力。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羽毛球运动,肩关节反复进行快速挥拍等动作,关节内的软骨、滑膜等结构以及周围的韧带、肌腱等组织会受到过度摩擦、挤压,容易引发损伤。年龄方面,青少年身体适应高强度运动的能力相对较弱,过度运动更易损伤;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女性在体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过度运动可能增加损伤几率;有肩部基础疾病的人,即使运动强度不大也可能出现问题,而本身运动强度大时则风险更高。
四、热身不充分
运动前充分热身可以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等做好准备,提高灵活性和适应性。如果热身不充分,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处于相对僵硬的状态,在运动中突然进行大幅度动作,就容易发生拉伤、扭伤等损伤。例如,未充分活动肩关节就进行快速挥拍,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不能及时进入最佳运动状态,肌腱等结构容易受损。不同年龄人群热身需求不同,青少年可能因热身意识不足更易出现热身不充分的情况;性别上无特殊差异,但有运动习惯的人若忽视热身也易出问题;有肩部旧伤的人,更需要充分热身来保护肩关节,否则旧伤可能复发或加重。
五、装备不合适
不合适的羽毛球装备,如球拍重量、平衡点等不符合个人特点,会影响击球时的发力和肩关节的受力情况。不合适的球拍可能导致击球时肩关节需要额外用力来调整,增加肩关节的负担,长期使用易引发损伤。年龄上,不同年龄段对装备的适配性有差异,儿童使用成人不合适的球拍更易造成肩部损伤;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体型的人对装备的需求不同,女性若装备不合适也会影响肩部受力;有肩部伤病的人,更需要选择合适的装备来避免加重损伤,不合适的装备可能使肩部承受异常应力而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