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积液由创伤性、炎症性等因素引起,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局部温度变化等症状。
一、膝关节积液的原因
1.创伤性因素
急性创伤:如运动时的扭伤、摔倒导致膝关节的韧带、半月板等结构损伤,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起膝关节积液。例如,打篮球时突然的扭转动作可能导致膝关节内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同时伴有关节内出血形成积液。对于青少年和热爱运动的人群来说,此类创伤性因素较为常见,因为他们的运动强度较大,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和应力变化较多。
慢性损伤:长期反复的膝关节磨损,如长跑运动员长期的膝关节运动,会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滑膜受到刺激,导致滑膜分泌和吸收液体的平衡被打破,从而产生积液。中老年人由于膝关节软骨退变等原因,也容易出现慢性损伤相关的膝关节积液。
2.炎症性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滑膜。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膝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膝关节积液。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30-50岁人群多见,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除了膝关节积液外,还常伴有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且症状会呈对称性发作。
骨性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软骨下骨暴露,刺激滑膜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膝关节积液。肥胖人群由于膝关节承受的体重压力较大,更容易患上骨性关节炎,进而出现膝关节积液。一般在50岁以上人群中较为常见,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感染性关节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膝关节,如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化脓性关节炎,会导致膝关节滑膜急性炎症,出现大量脓性积液。这种情况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生,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也可能因细菌感染引发膝关节积液,但相对较少见。
3.其他因素
痛风性关节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膝关节滑膜上,引起滑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膝关节积液。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年男性,常与高嘌呤饮食、饮酒等生活方式有关。患者往往在夜间突然出现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伴有积液,疼痛程度较为剧烈。
血友病: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患者膝关节内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易停止,血液积聚在膝关节内引起积液。血友病患者多为男性,有家族遗传病史,儿童时期即可发病,且会反复出现膝关节出血和积液情况,严重影响关节功能。
二、膝关节积液的症状
1.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外观明显肿胀,皮肤可能发亮,这是由于关节内积液增多,关节囊膨胀所致。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积液,肿胀都是常见的表现之一。例如创伤性因素导致的膝关节积液,受伤后很快就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炎症性因素引起的膝关节积液,随着炎症的发展,肿胀会逐渐加重。
2.疼痛:患者可感到膝关节疼痛,疼痛程度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疼痛往往较为突然,且在活动时疼痛加剧;炎症性因素导致的疼痛可能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在活动膝关节时疼痛明显加重。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会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活动后稍有缓解,但随着活动量增加又会加重。
3.活动受限:由于膝关节肿胀和疼痛,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患者可能发现自己下蹲困难、上下楼梯费力等。例如,膝关节积液较多时,患者行走都会受到影响,因为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受到积液的刺激,疼痛和肿胀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活动受限。对于儿童患者来说,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和运动发育;而对于老年患者,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4.局部温度变化:部分患者膝关节局部温度会升高,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产生热量积聚。感染性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积液往往局部温度升高较为明显,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膝关节积液局部温度升高程度可能相对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