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麻木、肌肉力量减弱、马尾神经症状;体征包括腰部体征(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及叩击痛)和下肢体征(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一、症状表现
(一)疼痛症状
1.腰背部疼痛: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腰背部疼痛,可出现在腿痛之前或之后,也可同时发生。疼痛的程度差异较大,有的为钝痛,有的则较为剧烈。一般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致。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腰部曾受过外伤的人群,更易出现腰背部疼痛,这是因为其腰部的椎间盘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发生退变突出,进而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典型的症状。疼痛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电击样痛,当咳嗽、打喷嚏、排便等腹压增加时,疼痛会加剧。这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了相应的神经根,导致神经根受到刺激产生放射性疼痛。不同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放射性疼痛的部位有所不同,如腰4-5椎间盘突出,疼痛多放射至小腿外侧及足背;腰5-骶1椎间盘突出,疼痛多放射至小腿后外侧及足底。
3.下肢麻木:患者常伴有下肢麻木感,多与疼痛同时出现,麻木区域与受累神经支配区域一致。麻木的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影响了神经的感觉功能。比如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可能出现麻木;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后外侧及足底会出现麻木。
(二)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1.肌肉力量减弱:随着病情的发展,突出的椎间盘可能会严重压迫神经根,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例如,腰5神经根受压时,踝及趾背伸力减弱;骶1神经根受压时,踝跖屈力减弱。肌肉力量减弱会影响患者的行走、站立等日常活动,严重时可能导致行走困难,甚至出现跛行。
2.马尾神经症状:当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马尾神经时,可出现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由于其腰椎退变较为明显,更容易出现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
二、体征表现
(一)腰部体征
1.腰椎侧凸:这是一种为减轻疼痛而出现的姿势性代偿畸形。患者会不自觉地向一侧弯曲腰部,侧凸的方向取决于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如果椎间盘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外侧,腰椎则向患侧侧凸;如果椎间盘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内侧,腰椎则向健侧侧凸。通过腰椎侧凸可以使神经根松弛,从而减轻疼痛。
2.腰部活动受限:患者腰部的活动范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动作。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腰部肌肉保护性痉挛,限制了腰部的正常活动。例如,患者向前弯腰时,会明显感到腰部疼痛和活动不灵活。
3.压痛及叩击痛: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其旁侧1cm处按压可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叩击腰部时,也可出现疼痛。压痛及叩击痛的部位与椎间盘突出的节段相一致。比如腰4-5椎间盘突出时,在腰4-5棘突间及相应的椎旁会有明显压痛和叩击痛。
(二)下肢体征
1.感觉减退: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减退,如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皮肤感觉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后外侧及足底皮肤感觉减退。感觉减退的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感觉消失。
2.腱反射异常:由于神经根受压,相应的腱反射会出现改变。例如,腰4神经根受压时,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骶1神经根受压时,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异常是判断神经根受压节段的重要体征之一。
3.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侧下肢,当抬高至60°以内时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此时再将下肢降低5°左右,然后放松足背,若疼痛又出现,则为加强试验阳性。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压时,牵拉神经根会加重疼痛。该试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相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