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早期有吞咽哽噎感、胸骨后不适等症状,中晚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疼痛、消瘦乏力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支气管等的相关症状。
一、早期症状
1.吞咽哽噎感
部分患者在进食较干硬食物时,会偶尔出现吞咽不畅的感觉,感觉食物在食管内有短暂停留,尤其是在进食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食道癌早期病变使食管局部黏膜粗糙、僵硬,影响了食物的正常通过。这种哽噎感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容易被忽视。对于有长期进食烫食、腌制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若出现此类症状需提高警惕,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是食道癌的高危因素,可能增加食道癌发生的风险。
2.胸骨后不适
患者可感觉胸骨后有轻微的疼痛、闷胀或异物感等。疼痛性质多不剧烈,可为隐痛、刺痛或牵拉样痛,疼痛可间歇性出现,时轻时重。例如,有的患者在进食时或进食后会感觉到胸骨后有异样的感觉,这是由于食道癌早期病变刺激食管黏膜或深层组织,引起局部的神经反射或组织反应。对于有食道癌家族病史的人群,若出现胸骨后不适症状,更应引起重视,因为遗传因素在食道癌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这类人群患食道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中晚期症状
1.进行性吞咽困难
这是食道癌中晚期最典型的症状。起初患者可能只是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发展为吞咽半流质食物困难,最后甚至唾液也难以咽下。例如,患者一开始可能只能顺利咽下米饭等较硬的固体食物,但慢慢就会出现连稀饭也难以下咽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不断生长,阻塞食管腔,导致食管狭窄进行性加重。长期的进行性吞咽困难会使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营养状况可能原本就不佳,若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会更快地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2.食物反流
患者可出现反流现象,反流物中可含有食物、黏液,甚至可能带有血液。反流发生的原因是食管梗阻上端食管扩张、潴留,使得食物和分泌物不能正常向下运行,从而反流出来。反流有时可发生在进食时,也可在夜间平卧时发生。对于肥胖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由于腹部压力相对较高,更容易出现反流现象,反流可能会刺激食管及咽喉部,引起呛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3.疼痛
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下方。疼痛性质可为持续性隐痛、胀痛或钻痛等。当肿瘤侵犯食管外组织时,疼痛会加重且持续不缓解。例如,肿瘤侵犯周围神经或组织时,患者会感觉到较为剧烈的疼痛。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的患者,若出现胸骨后疼痛,需注意与心脏病引起的疼痛相鉴别,因为食道癌引起的疼痛和心脏病疼痛有时可能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这就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4.消瘦、乏力
由于进食困难,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身体消耗增加,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出现消瘦的表现。同时,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没有精神。长期的消瘦和乏力会使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食道癌患者,消瘦和乏力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正处于身体快速生长的阶段,营养摄入不足会对其骨骼、器官等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支持等问题。
5.其他症状
若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侵犯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瘘或食管-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等表现。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食道癌患者,本身呼吸道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若出现食管-气管瘘,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病情会更加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