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超声检查可从囊肿形态与边界、囊内分隔、血流信号等方面区分良恶性附件囊肿;肿瘤标志物检测中CA125等在良恶性囊肿有不同表现;MRI检查的T1WI、T2WI及增强扫描也可辅助判断;病史与临床表现中年龄、症状对良恶性有提示;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并活检明确性质,孕妇及绝经后女性发现附件囊肿有特殊需注意之处。
一、超声检查
1.囊肿形态与边界
良性附件囊肿: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例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超声下常表现为单房、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研究表明,良性附件囊肿的囊壁一般较薄且均匀,内部回声多为单纯的无回声。
恶性附件囊肿:边界常不清晰,形态多不规则,可能呈分叶状。囊壁可能厚薄不均,内部回声复杂,除了无回声区外,可能伴有实性成分、乳头样突起等。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超声可发现囊壁增厚,有乳头状结构向囊内突起。
2.囊内分隔
良性附件囊肿:囊内分隔较细且均匀,分隔数较少。比如卵巢滤泡囊肿,囊内一般无分隔或仅有少量细薄分隔。
恶性附件囊肿:囊内分隔常较厚且不均匀,分隔数较多,有时可见实性分隔。例如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囊内分隔可增粗,且有实性成分混合其中。
3.血流信号
良性附件囊肿:囊壁及分隔上血流信号较少,多为低速血流。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少量点状或短条状血流,阻力指数多较高。
恶性附件囊肿:囊壁及分隔上血流信号较丰富,常可检测到高速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多较低。研究显示,恶性附件囊肿的血流阻力指数(RI)通常小于0.45。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
1.CA125
良性附件囊肿:CA125水平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一般小于35U/mL。例如,卵巢良性囊肿患者的CA125水平通常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恶性附件囊肿:CA125水平常明显升高,若大于35U/mL且进行性升高,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但要注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CA125轻度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CA19-9
良性附件囊肿:CA19-9水平一般正常。
恶性附件囊肿:若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等,CA19-9水平可能升高。
3.CEA
良性附件囊肿:CEA水平无明显升高。
恶性附件囊肿:如卵巢癌等,CEA水平可能升高,但特异性不如CA125。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1.T1加权成像(T1WI)
良性附件囊肿:在T1WI上,单纯性囊肿多呈低信号。例如,卵巢黄体囊肿在T1WI上为低信号。
恶性附件囊肿:T1WI上信号不均匀,可能有实性成分的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2.T2加权成像(T2WI)
良性附件囊肿:T2WI上多呈高信号,且信号均匀。如卵巢单纯性囊肿在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
恶性附件囊肿:T2WI上信号不均匀,实性成分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囊壁及分隔信号也不均匀。
3.增强扫描
良性附件囊肿: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强化程度均匀。
恶性附件囊肿: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且强化不均匀,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
四、病史与临床表现
1.年龄因素
良性附件囊肿:不同年龄阶段好发的良性囊肿不同。年轻女性常见卵巢滤泡囊肿、黄体囊肿等,多与月经周期有关;生育年龄女性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相对多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绝经后女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良性肿瘤相对较多见。
恶性附件囊肿:年轻女性也可能发生恶性肿瘤,如卵巢无性细胞瘤等,但总体来说,恶性附件囊肿在绝经后女性相对更常见,且随着年龄增长,恶性的风险有升高趋势。
2.症状表现
良性附件囊肿: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常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有下腹部隐痛、月经周期轻度紊乱等表现,但一般症状较轻,进展缓慢。例如,卵巢滤泡囊肿多在月经后半期出现轻度下腹胀痛,月经来潮后缓解。
恶性附件囊肿: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腹部肿块迅速增大、消瘦、乏力等表现。腹痛可能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水,表现为腹胀明显、腹部膨隆等。
五、腹腔镜检查
1.直接观察
良性附件囊肿:腹腔镜下可见囊肿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少,囊壁薄,内容物多为清亮液体等。例如,卵巢黄体囊肿在腹腔镜下可见囊肿呈黄色,表面无明显异常。
恶性附件囊肿:腹腔镜下可见囊肿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囊壁增厚,可有实性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内容物可能为血性或混浊液体。
2.活检
对于可疑恶性的附件囊肿,腹腔镜下可进行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囊肿性质。病理检查是辨别良恶性的金标准,通过对囊肿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判断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确定是良性的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等,还是恶性的卵巢癌等。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发现附件囊肿时需特别谨慎,超声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手段,要权衡检查对胎儿的影响,同时结合肿瘤标志物等综合判断囊肿性质。对于绝经后女性,发现附件囊肿更应警惕恶性可能,需积极进行上述各项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