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按病因分为肾前性(因肾灌注不足,如血容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扩张等致)、肾性(包括肾小球性、肾小管性、肾间质性,分别因肾小球疾病、缺血或中毒、药物过敏或感染等致)、肾后性(因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致);按病程分少尿型(有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少尿期有氮质血症等表现)和非少尿型(24小时尿量大于400ml但肌酐等仍升高,表现相对较轻),各类型有不同人群特点。
一、按病因分类
1.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及机制:主要是由于肾灌注不足引起。常见于血容量不足,如大量失血(外伤、消化道出血等)、大量呕吐、腹泻导致的脱水;心输出量减少,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情况,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不能为肾脏提供足够的血液灌注;外周血管扩张,如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血管扩张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灌注降低。例如,严重外伤导致大量失血,机体处于低血容量状态,肾脏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发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失血、脱水、心功能不全等病史的人群易患。对于儿童来说,严重的腹泻、呕吐导致的脱水是常见原因;老年人若本身有心功能不全基础疾病,再加上感染等诱因,容易出现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2.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性
病因及机制:多种肾小球疾病可引起,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重症狼疮性肾炎等。这些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滤过功能障碍。例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严重损伤,新月体形成,肾小球滤过面积急剧减少,进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人群特点:不同肾小球疾病好发人群有差异,如狼疮性肾炎多见于育龄女性;儿童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相对常见。
肾小管性
病因及机制:缺血或中毒等因素可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因素如肾前性因素未及时纠正,持续肾灌注不足导致肾小管缺血坏死;中毒性因素包括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重金属(如汞、铅等)、生物毒素(如蛇毒、毒蕈等)。例如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患者,药物在肾小管内积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引发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人群特点:有使用肾毒性药物史、接触重金属或生物毒素的人群易患。儿童在用药时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若因病情需要使用,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老年人由于肾功能本身有一定减退,使用肾毒性药物时更易发生肾小管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间质性
病因及机制:药物过敏、感染等因素可引起肾间质炎症。药物过敏常见的有使用青霉素类、磺胺类等药物后,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肾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感染因素如肾盂肾炎蔓延至肾间质,引起肾间质炎症。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使用青霉素后可能出现肾间质炎症,进而影响肾功能。
人群特点:有药物过敏史或泌尿系统感染史的人群易患。儿童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导致肾间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对少见,但也需关注;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泌尿系统感染后更易蔓延至肾间质引发病变。
3.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及机制:主要是尿路梗阻引起。梗阻可发生在从肾盂到尿道的任何部位,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狭窄、肿瘤压迫等。例如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堵塞尿道,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脏的正常功能,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人群特点:尿路结石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相对多见;前列腺增生主要见于老年男性;输尿管狭窄、肿瘤等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儿童尿路梗阻相对少见,常见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
二、按病程分类
1.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程阶段:一般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少尿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2周,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甚至少于100ml。此期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体内代谢废物积聚,出现氮质血症、高钾血症、水中毒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例如少尿期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人群影响:各年龄段患者在少尿期都可能出现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儿童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内环境紊乱可能更严重,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等指标;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减退,在少尿期更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
2.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程特点:24小时尿量大于400ml,但血肌酐仍进行性升高,尿素氮也升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肾单位受损程度不一致有关,部分肾单位仍有一定的滤过功能,但整体肾功能已下降。临床表现相对少尿型较轻,但仍存在代谢废物积聚等问题。例如非少尿型患者可能仅有轻度的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但血生化检查可发现肌酐、尿素氮升高。
人群特点:不同人群均可发生,有肾损伤因素但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可能表现为非少尿型。儿童中也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相对少尿型来说,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通过血生化检查及时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