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注意事项

来源:民福康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需从多方面进行护理与管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要关注不同年龄人群差异、出血量评估结合年龄特点,体位与休息要根据不同年龄保障安全与舒适,饮食管理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渐进过渡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病情观察与记录要留意不同年龄再出血表现及准确记录出入量,药物使用要针对不同年龄谨慎选择,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如儿童保持静脉通路、观察精神等,老年注意药物对基础病影响及预防并发症等。

一、一般监测与评估

1.生命体征监测

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心率增快可能是失血早期的代偿表现,血压下降提示失血量较大,当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幅度超过30%时,提示存在明显的失血。呼吸频率也可能因缺氧等情况发生变化,体温在出血后可能会有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5℃,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感染征象,需警惕合并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对生命体征变化的耐受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对失血的耐受性较差,生命体征变化可能更为明显,应更加密切监测。

例如,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由于其血容量相对较少,心率增快可能更早出现且幅度更大,需及时识别。

2.出血量评估

观察呕血与黑便的量、颜色和频率。呕血颜色鲜红提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呕血呈咖啡色则多为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形成的正铁血红蛋白所致,提示出血速度相对较慢。黑便的性状和次数也能反映出血量,一般来说,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可出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每日出血量超过50ml可出现黑便,胃内积血量超过250ml可引起呕血。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出血量的评估需结合其年龄相关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血容量小,少量的出血也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评估要更加谨慎准确。

二、体位与休息

1.体位

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将头部抬高,以利于呼吸。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气道相对狭窄,头偏向一侧的姿势更为重要,防止血液误吸导致窒息。老年人可能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平卧位时要注意呼吸情况,若有呼吸困难,可适当调整体位,但仍需保证避免血液反流窒息。

2.休息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休息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有利于止血。儿童患者可能难以配合绝对卧床休息,需要家长协助,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外界刺激,保证患儿能够充分休息。老年人也需要充足的休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但要注意休息环境的舒适和安全,避免因体位不适等引起其他并发症。

三、饮食管理

1.出血期饮食

在急性出血期需禁食,防止进食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出血。对于儿童患者,禁食时间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判断,一般来说,严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需较长时间禁食。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胃肠功能减退等情况,禁食期间要注意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可通过静脉营养等方式维持机体需要。

2.出血停止后的饮食

出血停止后可逐渐给予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等。然后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儿童患者在出血停止后过渡饮食时要更加缓慢,从小量开始,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因为儿童的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慢且耐受性差。老年人的胃肠功能恢复也较慢,饮食过渡更要循序渐进,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粗糙、过热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再次诱发出血。

四、病情观察与记录

1.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再出血的表现,如呕血次数增多、呕吐物颜色变鲜红,黑便次数增多、变为暗红色,同时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加重。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再出血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哭闹不安等,老年人可能表现为意识改变等。

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患者的呕吐量、排便量、饮水量、输液量等,以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儿童患者的出入量记录要更加精确,因为其液体平衡对机体的影响更为敏感。老年人也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尤其是有心脏、肾脏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出入量异常可能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受损等情况。

五、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使用药物需谨慎。例如,使用抑酸药物时,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的不适当药物;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与感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有关。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因为儿童血管较细,穿刺后要加强固定,防止脱出。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和囟门情况(对于婴儿),精神萎靡、囟门凹陷等提示可能存在脱水等情况。饮食管理上要严格遵循逐渐过渡的原则,防止胃肠功能紊乱。

2.老年患者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与溃疡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有关,且多伴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如使用抗凝药物的老年人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要谨慎权衡止血与抗凝的风险。同时,要注意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在液体管理方面,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因静脉内压力增大导致食管胃底静脉静脉出现扩张、屈曲等变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上消化道出血会死亡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若是特别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死亡的情况,具体和个人的病症和治疗情况都是有一定的关系,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医治,适当的是可以服用一些技术类或者是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的原因?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可以造成黑便的情况,之因此大便颜色变黑,主要是因为消化道出血中血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血红蛋白,变成了二价铁离子的亚铁,而且亚铁颜色多为黑色的情况,因此大便的颜色都是黑色的。最主要还是因为出血的量比较多,同时在肠道停留时间比较长的缘故。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大便颜色可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大便一般呈黑色柏油样,这是由于血液在肠道中滞留,因此使得血液中的铁形成了硫化亚铁,造成大便颜色发黑。如果病人出血量比较多的话,还可能会表现出鲜红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上消化道出血颜色?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颜色为黑色,也叫柏油样色,可见黑色大便。有的病人也会因为口腔牙龈出血造成黑便,病人应去医院检查一下消化道,明确病因,便于之后的治疗。若病人查出是由于消化性溃疡造成,就要针对这种病因进行治疗。病人可用降低胃酸的药物,包括制酸药和抗分泌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卡马西平安妥明等药物。病人同时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1、禁水、禁食,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体温、心率变化等情况。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会发生黑便、呕血等情况,密切关注呕吐物量多少、呕吐物颜色情况、大便量多少、大便颜色情况。2、观察病人其他伴有症状,烧心、胃胀、反酸、胃疼等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啊?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有观察出血量、记24小时入出量、监测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精神状态和大便颜色。饮食方面上消化道出血大出血病人禁食,出血量少且没有明显呕吐病人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饮食,禁辛辣、坚硬食物,同时要注意安抚病人情绪。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什么症状?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若出血量较少,则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表现为心悸、黑便、乏力等,若出血量较大,则患者会出现呕血、便血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现象。此外,肝硬化患者还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病情持续进展后还会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严重
上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自愈的概率相对较小。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1。食道疾病。2。胃十二指肠疾病。三。肝胆疾病。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和结缔组织系统。当饮用后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造成少量胃出血,可表现为潜血阳性,无黑便或明显血便时,可经过禁酒注意饮食自愈。但是,如果表现出明显的黑便和呕血,需要禁食,胃酸止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种类繁多,现阶段归纳为5点。第1点,消化性溃疡造成出血,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第2点,胃癌破裂出血,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第3点,肝硬化门脉高压失代偿期,造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第4点,胆道损伤,胆道结石和肿瘤,可以造成胆道出血进入肠道,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第5点,长时
什么是上消化道出血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是指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部产生的出血。临床上大部分会表现出有黑色的大便,同时还会表现出有上腹部疼痛的症状。要经过做胃镜检查来进行确诊,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出血的部位,同时也可以经过胃镜来进行止血。平时要注意饮食要规律,防止对胃产生刺激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治疗
李功科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原则:一、控制出血。二、积极治疗原发病。三、积极输血或者手术治疗。一、控制出血。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首先应控制出血,包括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二、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该优先明确出血病因,尽可能早期完善胃镜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三、积极输血或者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大或者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哪些疾病
周莹群 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在上消化道出血里面,最常见有以下因素:一、消化性溃疡的出血,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比较多见。二、肝硬化合并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三、病人可能会伴随急性胃粘膜病变,比如在应激性情况下或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四、胃癌病人可能会伴有消化道出血。以上是临床非常常见四大病因,除此以外,在临床上还会碰到一些病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什么
陈磊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即胃和十二指肠、食管部位出血,具体有以下几项原因:第一、患有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出血。第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可导致出血。第三、胃黏膜急性病变,比如急性出血性胃炎,也可能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比如胃癌或剧烈呕吐,引起贲门黏膜撕裂。
上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能否自己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出血量比较少,出血原因比较单一,同时患者注意饮食,出血可以自己痊愈,比如急性糜烂性出血性的胃炎,出血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只要清淡饮食、流质饮食,患者不经药物治疗也能够自己痊愈。如果是由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或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不经过药物治疗,很难自己好转,此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四种:第一、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第二、可能是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第三、可能是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第四、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如胃癌等。还有食管炎贲门粘膜撕裂等也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标准,主要以临床检查为主,但是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做出初步判断,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便潜血阳性的结果,一般考虑出血量比较少,在五到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柏油样便,考虑出血量在五十毫升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呕血及便血的表现,出血量有可能会达到一百毫升以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