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气虚是小儿脏腑功能较弱、气的相关功能不足的病理状态,有形体、精神、消化、呼吸等多方面症状,不同类型气虚症状有差异,饮食上宜吃补气食物、忌生冷油腻辛辣,生活起居要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气虚明显且调整无改善需及时就医中医调理。
一、气虚的一般概念及小孩气虚的特点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小孩气虚是指小儿脏腑功能较弱,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功能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其肺、脾、肾三脏相对更不足,所以小孩气虚较为常见。
二、小孩气虚的常见症状
(一)形体表现
1.面色表现:面色萎黄或苍白,这是因为气的推动作用不足,不能很好地将气血输送至头面肌肤,导致面色失于荣养。例如,肺脾气虚的小孩往往面色无华,长期如此可能影响孩子的外观形象,也提示机体气血运行和营养供应存在问题。
2.身体瘦弱或虚胖:气虚则推动无力,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若为脾胃气虚,会导致消化吸收不良,从而出现身体瘦弱;而若为脾肺气虚,水湿代谢失常,水湿停聚,可能出现虚胖的情况。一般来说,脾胃气虚的瘦弱型孩子可能伴有食欲不振等表现,而脾肺气虚的虚胖型孩子可能还会有容易疲倦等表现。
(二)精神状态
1.容易疲倦:气有推动机体功能活动的作用,气虚时,小儿稍一活动就容易感到疲惫不堪。比如,正常孩子可以奔跑玩耍较长时间,而气虚的孩子可能玩耍一会儿就说累了,需要休息。这是因为气不足以支撑机体的正常活动,导致体力不支。
2.精神萎靡:由于气的不足,不能振奋精神,小孩可能表现出精神不振,整天无精打采,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这在脾气虚的孩子中较为常见,因为脾在志为思,脾气虚影响心神的充养,从而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
(三)消化系统表现
1.食欲不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功能减弱,小孩会出现不想吃饭、食量减少的情况。例如,原本喜欢吃饭的孩子突然变得厌食,这可能是脾胃气虚的表现。因为脾胃之气不足,不能正常腐熟水谷,所以孩子没有饥饿感。
2.大便异常:若为脾气虚,可能出现大便稀溏,次数增多。这是因为脾的运化失职,不能正常固摄和运化水湿,导致水湿下注肠道。而肺气虚的孩子可能也会影响大肠的功能,出现大便干结等情况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因肺气不足,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影响肠道的传导功能。
(四)呼吸系统表现
1.容易感冒:肺主皮毛,司呼吸,肺气虚则卫外不固,小孩对外界邪气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出现频繁感冒的情况。比如,季节变化时,气虚的孩子比正常孩子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因为肺气虚不能很好地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
2.咳嗽无力:当小儿患有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时,肺气虚的孩子咳嗽症状往往较轻,且咳嗽无力,痰不易咳出。这是因为肺气不足,推动痰液排出的力量不够,所以咳嗽表现较为无力。
(五)其他表现
1.自汗: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小孩会出现自汗的情况,即在安静状态下也容易出汗,尤其是头部、肩部等部位。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头部出汗较多,这是因为气虚不能固摄汗液,导致汗液自行外出。
2.生长发育缓慢:气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小儿气虚会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这是因为气不足,不能充分发挥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进程。
三、不同类型气虚的具体症状差异
(一)肺气虚
除了上述容易感冒、咳嗽无力等呼吸系统表现外,还可能伴有声音低怯,稍微活动后气短加重等表现。因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呼吸功能减弱,所以活动后气短更明显,声音也因气不足而低怯。
(二)脾气虚
除了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消化系统表现外,还可能有腹胀,进食后腹胀加重等表现。这是因为脾气虚,运化功能失常,食物积滞在胃肠道,导致腹胀。同时,可能伴有肢体倦怠,因为脾主四肢肌肉,脾气虚不能很好地滋养四肢肌肉,所以出现肢体倦怠无力。
(三)肾气虚
对于小孩来说,肾气虚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可能有生长发育迟缓更明显,如囟门迟闭、牙齿生长缓慢等骨骼方面的表现,因为肾主骨生髓,肾气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另外,可能有遗尿的情况,因为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虚不能固摄膀胱,导致膀胱失约,出现遗尿现象。
四、特殊人群(小孩)气虚的注意事项及应对
(一)饮食方面
1.适宜食物: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可做成山药粥等给孩子食用;红枣,红枣能补中益气,每天可以给孩子吃几个红枣,或者用红枣煮粥;鸡肉,鸡肉性平,味甘,能温中益气,适合肺脾气虚的孩子,可做成清蒸鸡等。
2.禁忌食物:避免让孩子食用过多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会损伤脾胃阳气,加重气虚;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辛辣食物如辣椒等,容易耗伤气阴,不利于气虚孩子的恢复。
(二)生活起居方面
1.作息规律: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时人体可以进行气血的修复和调养,气虚的孩子更需要良好的睡眠来促进身体的恢复。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睡眠11-13小时,学龄儿童每天需要睡眠10-12小时,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
2.适当运动: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进行适当运动,如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进行散步、爬楼梯等温和的运动,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进行慢跑、跳绳等运动,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运动过度耗伤正气。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但气虚孩子运动时要把握好强度和时间,以孩子不感到疲劳为宜,通过长期坚持适度运动来改善气虚状态。
(三)医疗干预方面
如果小孩气虚症状较为明显,经过饮食和生活起居调整后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医调理,如使用一些健脾益气、补肺益气等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儿童用药需要特别谨慎,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药物,且避免自行给孩子乱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