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心肌病具有特定病理生理特点,以心室壁僵硬增加等致舒张功能受限等;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腹胀等症状及心脏杂音、颈静脉怒张、肝大等体征;辅助检查中心电图可现低电压等,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壁等表现,心导管检查可发现特定血流动力学改变。
一、病理生理特点
限制性心肌病是以心室壁僵硬增加、舒张功能受限和充盈异常为特征的心肌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这种病理变化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使得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例如,左心室受累时,肺循环压力会升高,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右心室受累时,体循环压力升高,可导致下肢水肿等表现。
二、临床表现特点
1.症状方面
呼吸困难:较为常见,尤其是活动后加重。这是因为心室舒张受限,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淤血逐渐加重所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而成年患者多在活动耐力下降时出现呼吸困难;女性患者在相同活动量下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这可能与女性本身心肺储备功能相对较弱有关;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可能会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乏力: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降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不爱活动、精神差;成年患者则会在日常活动中容易疲惫。
水肿:多从下肢开始出现凹陷性水肿,逐渐向上蔓延。右心受累时体循环淤血明显,水肿更为显著。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水肿可能更为顽固;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水肿可能会有一定变化。
腹胀:主要是因为胃肠道淤血,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腹胀不适。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本身较弱,腹胀症状可能会更明显;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腹胀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而延误病情。
2.体征方面
心脏杂音:部分患者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这是由于心室舒张期充盈快速,心室壁顺应性差,导致心房快速注入心室时产生振动所致。不同年龄患者心脏杂音的听诊特点可能无明显特殊差异,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心脏结构相对较小,杂音听诊可能需要更仔细的操作。
颈静脉怒张:提示右心房压力升高,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在不同人群中,颈静脉怒张的观察程度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由于皮肤松弛等因素,观察相对容易;儿童患者由于颈部较短等原因,观察可能相对困难。
肝大:肝脏淤血肿大,可伴有压痛。老年患者肝脏本身的代偿能力下降,肝大可能会更明显;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肝大的诊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辅助检查特点
1.心电图
可出现低电压、心房肥大、ST-T改变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由于心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电图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情况下,心电图可能会有生理性波动,但一般不影响限制性心肌病的诊断。
2.超声心动图
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可见心室壁增厚、心腔缩小、心室舒张受限、心房扩大等表现。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测量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评估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需要患儿配合,可能需要在患儿安静或适当镇静下进行;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胸廓畸形等因素,超声图像质量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3.心导管检查
可发现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左、右心室舒张压曲线呈舒张早期下陷及舒张晚期高原波,即所谓的“平方根征”。这是限制性心肌病的典型血流动力学改变特征,通过心导管检查可以直接测量心室压力等指标,对于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