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可从心功能分级和影像学相关指标分级来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分Ⅰ-Ⅳ级,分别对应不同日常活动下心衰症状表现;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分级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病(LVEF正常或轻度降低,舒张功能异常)、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肌病(LVEF明显降低)、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肌病(LVEF在40%-50%之间),不同分级对评估病情、制定方案、判断预后等重要,医生综合评估,不同分级患者生活方式等有不同建议,有基础病史者需注重基础病控制来延缓心肌病进展。
一、心功能分级
1.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例如,一位年轻女性患有扩张型心肌病,但平时从事轻体力劳动,如办公室工作等,没有明显不适,属于NYHAⅠ级。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尚能够代偿日常活动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脏的储备功能还能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比如一位中年男性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在快走或者爬楼梯等稍微增加心脏负荷的活动时会出现气短的情况,但休息后可缓解。此时心脏的代偿能力已经有所下降,在轻度活动时就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心衰症状。例如一位老年男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平地行走几百米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脏的功能已经明显减退,即使是轻微的活动,心脏也难以满足机体的血液供应需求。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比如一位严重的心肌病患者,即使躺在床上休息也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稍微翻身等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此时心脏几乎失去了代偿功能,机体处于严重的心衰状态。
二、影像学相关指标分级
1.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分级
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级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病(HFpEF):LVEF正常或轻度降低(通常≥50%),但存在舒张功能异常。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老年女性患者,可能有高血压病史等,心肌病以舒张功能受限为主。例如,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患者LVEF为55%,但存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正常,而左室充盈异常等表现。其发生机制与心肌僵硬度增加等有关,年龄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心肌细胞的弹性等会发生变化,容易出现舒张功能异常。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肌病(HFrEF):LVEF明显降低(通常<40%-50%)。比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LVEF为35%,同时伴有心室腔扩大等表现。这是因为心肌的收缩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心脏射出的血液量减少。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肌病(HFmrEF):LVEF在40%-50%之间。这类患者的病情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其发生发展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例如一位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为45%,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这类患者有可能向HFrEF方向发展,也可能维持现状。
不同的分级对于评估心肌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医生会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检查指标来进行全面的分级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对于不同分级的患者,在生活方式方面也有不同的建议,比如NYHAⅣ级的患者需要严格限制活动,而NYHAⅠ级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心肌病的情况,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控制,以延缓心肌病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