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有不同类型,共性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等)、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水肿(下肢凹陷性等);扩张型心肌病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肥厚型心肌病有胸痛(劳累后、硝酸甘油缓解差)、晕厥(运动时);限制型心肌病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等及右心衰竭表现,儿童患者可能有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女性患者在特殊时期症状可能有变化。
一、症状表现
(一)不同类型心肌病的共性症状
1.呼吸困难
是心肌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急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呼吸急促,严重时可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脏收缩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肺循环淤血,较早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对于儿童心肌病患者,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婴幼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因为在吃奶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体力,容易出现气促而中断吃奶。女性患者在妊娠、体力活动增加等情况下,呼吸困难可能会加重,因为妊娠会增加心脏负担,而体力活动会使心脏耗氧量增加。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生可能更早且症状更明显。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受损,心输出量减少,不能为全身组织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受限,从而出现乏力症状。比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肥厚影响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导致心输出量降低,容易出现乏力。
儿童心肌病患者乏力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意玩耍等。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特点,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时期,可能会因为身体状况的变化而使乏力症状有所波动。有长期慢性病史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且在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
3.水肿
多见于下肢,表现为下肢凹陷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可出现凹陷且不易恢复。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向上蔓延至全身,出现腹水、胸水等。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例如右心衰竭为主的心肌病患者,较早出现体循环淤血导致的水肿。
儿童心肌病患者水肿可能首先出现在眼睑等组织疏松部位,因为儿童的组织间隙相对疏松,更容易出现液体潴留。女性患者在月经前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水肿症状有所加重。有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的患者,水肿可能会更加明显且难以控制。
(二)不同类型心肌病的特殊症状
1.扩张型心肌病
除了上述共性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如心悸、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这是因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广泛受损,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表现可能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如果同时合并内分泌紊乱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发病年龄可能较早,症状出现也可能更具特征性。
2.肥厚型心肌病
可出现胸痛症状,多在劳累后发作,疼痛性质可为压榨性、闷痛等,与冠心病心绞痛相似,但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于心肌肥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晕厥,多在运动时发生,是因为运动时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重,导致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脑供血不足所致。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胸痛症状可能不明显,而晕厥可能是较为突出的表现。女性患者在妊娠时,由于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使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加重,出现更频繁的胸痛、晕厥等症状。有心肌病家族史的女性患者,在孕前应进行详细的心脏评估。
3.限制型心肌病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同时可能出现肝大、腹水等右心衰竭的表现,因为限制型心肌病主要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导致心室充盈受限,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
儿童限制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受限,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女性患者在围绝经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使限制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有所变化。有心肌浸润性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限制型心肌病,且症状可能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