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心肌病超声表现各有特点,且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扩张型心肌病以左心室等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为超声表现;肥厚型心肌病多有室间隔等增厚、左心室腔缩小等;限制型心肌病可见心室壁僵硬、心房扩大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壁运动异常等。
一、扩张型心肌病
1.超声表现
左心室、右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以左心室扩大较为常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正常成人LVEDD一般<55mm,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明显大于此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正常LVEF≥50%,扩张型心肌病患者LVEF多<50%。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心肌收缩功能整体下降。二尖瓣、三尖瓣等瓣膜可出现反流,这是因为心室扩大导致瓣膜相对关闭不全。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多见。儿童患者也可发生扩张型心肌病,超声表现类似,但儿童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可能在诊断和病情评估上需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综合判断。
性别因素: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在疾病进展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女性患者可能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病情更容易加重。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患扩张型心肌病风险增加,超声表现上会更明显地出现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等改变。有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群,超声表现可能在较年轻时就出现异常。
病史:有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超声筛查时应更加密切,早期可能发现心室结构和功能的轻微异常,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典型的扩张型心肌病超声表现。
二、肥厚型心肌病
1.超声表现
室间隔增厚多见,也可出现左心室游离壁增厚,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具有诊断意义。心肌回声不均匀,可呈斑点状增强等改变。左心室腔缩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可正常或减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表现为E/A比值降低(正常E/A>1),等容舒张时间延长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流出道梗阻,超声上可观察到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向前运动(SAM征),导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年龄因素: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见。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部分儿童患者的心肌肥厚可能随生长发育有变化,但也有部分会持续存在并进展。
性别因素: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会使肥厚型心肌病的病情有所变化,如流出道梗阻可能加重等。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尤其是竞技性运动员,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超声检查时可发现心肌肥厚等改变。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超声筛查应提前,早期可能发现心肌厚度的轻微增加等异常表现。
病史: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室间隔或左心室壁局部心肌厚度的轻度增加,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典型的肥厚型心肌病超声表现,如流出道梗阻等情况。
三、限制型心肌病
1.超声表现
心室壁僵硬,心室舒张受限。心房明显扩大,左心房和(或)右心房扩大较为显著。心室壁厚度可正常或轻度增厚,心室腔缩小。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常见,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舒张期充盈异常,E峰升高,A峰减低,E/A比值增大等。心肌心内膜可能有增厚表现。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不同年龄患者的病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限制型心肌病相对少见,病因多与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超声表现上可能需要结合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成人限制型心肌病可能与心肌浸润性疾病等有关,超声表现出心室舒张受限等典型改变。
性别因素: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在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时,可能会影响限制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和病情进展。例如,女性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能加重心肌的浸润等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某些毒物或处于特殊环境的人群,患限制型心肌病风险增加,超声检查时可发现心室壁僵硬等异常表现。有相关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超声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限制型心肌病。
病史:有心肌浸润性疾病等相关病史的人群,超声检查是监测病情的重要方法,早期可能发现心室舒张功能的轻微异常,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心室壁僵硬、心房扩大等典型限制型心肌病超声表现。
四、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1.超声表现
右心室扩大,主要累及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游离壁等部位。右心室壁运动异常,局部心肌变薄,被脂肪组织或纤维组织替代,超声上可表现为右心室壁呈节段性运动障碍,可见回声增强或减低的区域。三尖瓣反流常见。
年龄因素: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儿童也可发病。儿童患者的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超声表现可能在诊断时需要与其他儿童时期的心脏疾病相鉴别,如需关注右心室扩大的程度与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阶段心脏大小的对比等。
性别因素:男性发病率相对高于女性,男性患者在超声检查时更易发现右心室的典型改变,如右心室壁的脂肪浸润等情况。
生活方式:有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群患病风险高,长期剧烈运动可能诱发病情发作或加重,超声检查时可发现右心室的异常运动等表现。
病史:有家族史的人群,超声筛查是早期发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重要手段,早期可能发现右心室壁局部心肌的轻微改变,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右心室扩大、壁运动异常等典型超声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