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指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常见原因有葡萄糖储存不足(早产、小于胎龄儿、围生期缺氧、母亲糖尿病)和葡萄糖消耗增加(窒息、感染、先天性心脏病),会影响神经系统等,需对高危新生儿监测血糖,通过尽早喂养等预防。
一、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
新生儿低血糖是指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40mg/dl)。多数新生儿低血糖是暂时性的,但也有部分可能与某些病理因素相关。
二、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一)葡萄糖储存不足
1.早产:胎龄越小,肝糖原、脂肪、蛋白质储存越少。早产儿肝脏储存糖原的能力有限,出生后糖原异生途径中的酶活力不足,容易发生低血糖。例如,孕周<32周的早产儿,其糖原储备量明显低于足月儿。
2.小于胎龄儿:包括宫内生长受限的胎儿,这类胎儿在宫内营养相对不足,肝糖原等储存较少,出生后若不能及时从母体获取足够葡萄糖,易出现低血糖。
3.围生期缺氧:缺氧时胎儿应激,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继而胰岛素分泌受抑制,但随后可能因缺氧导致代谢紊乱,肝糖原分解减少,同时糖异生受影响,引发低血糖。
4.母亲糖尿病:母亲患有糖尿病时,胎儿在宫内处于高血糖环境,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加,出生后母体血糖供应突然中断,而新生儿胰岛素水平仍较高,导致低血糖。
(二)葡萄糖消耗增加
1.窒息:新生儿窒息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耗氧量增加,葡萄糖氧化供能加快,同时无氧酵解增强,导致葡萄糖消耗过多,若不能及时补充,易发生低血糖。
2.感染:新生儿感染时,机体代谢率增高,糖的利用加速,例如败血症患儿,炎症反应会使葡萄糖消耗增加,而此时糖原储备不足,容易出现低血糖。
3.先天性心脏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心脏功能受损,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葡萄糖供应相对不足,同时机体为维持生命活动,代谢加快,葡萄糖消耗增多,从而引发低血糖。
三、低血糖对新生儿的影响
1.神经系统:低血糖可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认知障碍等。因为脑组织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长期低血糖会使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例如,研究发现新生儿持续低血糖会引起脑白质损伤等改变。
2.其他系统: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心率失常等;影响呼吸系统,使呼吸调节功能紊乱等。严重的低血糖若不及时纠正,可能危及新生儿生命。
四、低血糖的监测与预防
(一)监测
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母亲糖尿病所生新生儿等,需要密切监测血糖。一般生后1小时、3小时、6小时等不同时间点进行血糖测定,必要时持续监测血糖变化。
(二)预防
1.早产、小于胎龄儿:出生后应尽早喂养,对于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可给予静脉补充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例如,孕周<32周或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生后需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葡萄糖输注。
2.母亲糖尿病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血糖,同时尽早开奶,保证新生儿能获取足够葡萄糖。
3.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新生儿窒息、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对于有围生期缺氧风险的胎儿,要做好产时监护,及时处理,减少因缺氧导致的低血糖发生。
新生儿一出生就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通过对高危新生儿的密切监测和积极预防,可以降低低血糖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